廂軍們在軍營裡呆膩了,紛紛換上便裝也來湊熱鬧,這下把個大市場搞得人潮洶湧,買的賣的叫聲一片,端的是熱鬧非凡。
商場裡的周良勇忙得滿頭大汗,四處吆喝商場裡的小廝們不時補充著貨架上的貨物。
史三郎和孫十五郎兩家人好容易才擠進了商場,只見商場里人頭攢動,櫃檯上的貨物琳琅滿目,綢緞、棉布、麻布各種各樣的顏色都有。
果子、蜜餞、罐頭樣樣不缺,針頭線腦、菜刀、砧板、勺子、筷子、調羹、各式碟碗品種相當齊全,鹽、醬料、蔗糖擺的齊齊整整,還有五花八門的香料、各式糕點,只沒把兩家人的眼睛看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史三郎見兩個小女孩望著蜜餞口水直流,向來疼愛妹妹的他拼命擠進櫃檯裡面,買了兩包蜜餞塞給了兩個小娘子,兩個小女娃子笑的開心極了,拿著蜜餞就往口裡塞。
孫十五郎道:“三郎,此處人太多了,我等不妨去外頭逛逛,待人少些再來。”
史三郎想想也是,前面的那些百姓們兩年都未怎麼買過東西了,如今口袋裡有了錢,不要命的買年貨,他們帶著家眷也甚是不便,於是兩家人又擠了出來,走進了市場內。
市場還比較空蕩,只有農場的雞鴨檔、豬肉檔、羊肉檔、牛肉檔醬料檔以及劉大牛和韋六郎的魚檔,。
史父走過門口羅雀的魚檔,瞟了一眼魚池上的價格道:“臺灣有的是魚蝦,此處開個魚檔如何能賺錢?”
孫十五郎如今在工坊與那些學子們接觸日久,眼光也不是以前那般淺,他笑呵呵的說道:“史伯父,這魚檔生意必定會好,伯父想想我等都到碼頭買來的皆是死魚死蝦,聽工坊的學子們講,那活的魚蝦生吃味道極好。待元日裡某買些回來,兩家人一起嚐嚐鮮。”
史父道:“瞧這活魚蝦甚貴,浪費那個錢作甚。”
孫十五郎笑笑沒有吭聲,如今他也是兩貫多錢一個月,每月皆有賞錢,區區幾十文一斤的魚蝦還是能買的起,他也不與史父多說,剛才他已經知道元日市場照常開業,便打定主意到時來買些魚蝦。
史三郎提議道:“今日難得兩家人高興,我等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了,聽聞外間的瀟湘館可是蘇州城裡數一數二的酒樓,不如午間我等就在這酒樓裡吃上一頓。”
他話音一落,兩個從未進過酒樓的小娘子高興的跳上跳下,沈氏埋怨道:“酒樓吃飯甚貴,何苦去花那個冤枉錢,不如買些酒肉回家吃。”
史三郎笑道:“娘,孩兒如今也是兩貫多錢一月,吃頓飯吃不窮的,走吧。”
說罷拉著父母親便走,孫十五郎也拖著父母親跟在後面,一起走進了瀟湘館。
瀟湘館酒樓共三層,與蘇州瀟湘館一般模樣,一樓是散座,二樓是閣子,三樓是包廂。為保證年前開業,酒樓只是草草裝飾,牆壁貼上些字畫裝點了一番,與蘇州瀟湘館差距頗大。
臺灣沒有什麼讀書人,也沒人在乎酒樓的裝飾,午飯時辰還未到,裡面已經熙熙攘攘坐了不少人。幾年沒下過館子,這些百姓們皆是來開洋葷的,
小廝領著史、孫兩家人找了個桌子坐下,拿出一本菜譜道:“客官,今日客人太多,菜名就不唱了,請客官看看需要什麼菜式,小人記下交於廚房。”
史三郎攤開菜譜一看,這本菜譜真是製作精美,上面有菜名和畫師寫真的繪畫,端的是惟妙惟肖。
他照著菜譜上的菜名點了剁椒魚頭、爆炒豬雜、孜然牛肉、椒鹽海蝦、老薑仔雞,一個清炒菘菜、一個海鮮湯,又點了一瓶烈酒和一瓶果酒。
菜譜他沒敢給幾個老人看,那看了價格鐵定起身走人,這裡面葷菜最便宜的是那豬雜,二十文一份,最貴的是椒鹽海蝦,要五十文,關鍵是那瓶烈酒,得整整一百五十文,一頓飯吃下來三五百文就沒了,老人定是捨不得那份錢財。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