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計要花掉七千貫,加上運費,得花掉接近九千貫,其他的錢便拉回來作為俸祿發放,去掉運費後所賺的這點錢只夠發兩三個月的。
船場還得擴大規模努力生產,把馬車賣到南洋、日本,賺取更多的錢財,像這次只有四百多輛馬車,契丹那麼大,簡直比撒豆子還稀疏。
吳夢也不怕契丹仿造馬車,一是軸承鋼不是那麼容易煉出來的,何況切削加工更難,即算將來技術外洩,那至少是十幾年後,那時候橡膠工業成熟便有了充氣輪胎,契丹永遠落後於大宋。
八月底,急不可耐的耶律真透過榷場轉來書信,皇城司六百里加急送上了臺灣島,吳夢拆開一看,卻是耶律家早早弄好了上京城裡的商鋪,如今鋪子裡空空如也,急待臺灣島上的貨物,希望今歲九月便在武清交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丁睿聞訊後辭別了師父,打點行裝,與廂軍都頭馬良駒啟程遠行,並僱傭了周家五艘大海船。
九月初二,丁睿自己挑選的日子,帶著五十名裝扮成船工的廂軍,跟隨裝載馬車、酒水、玻璃酒具的五艘大海船北上契丹,像這種可載六、七百噸的船用不了五艘,丁睿是想給馬和牛充裕的空間,以防死亡。
船隻逆著微微的西北風向西邊航行,這時候的海船一般都靠著海岸線航行,免得迷失方向。逆風航行的船隻行走甚慢,按照後世的速度單位節,估摸一兩節左右。
自基隆至契丹的武清,海路有一千一百多海里,像這樣的速度要行駛一個月以上才能到,當然白天船工也會划槳加快速度,可再快也快不到哪去,所以丁睿除了吃飯便是老老實實蜷縮在船艙裡睡覺。
睡了三天,耐不住了,上到甲板看著遠方的海岸線發呆,忽然聽到後面有人呼喊自己,轉身一看是馬良駒和船上的綱首周良友,他拱拱手懶洋洋的打了個招呼。
“三郎君怕是在船艙裡呆乏了,上甲板來解解悶?”
“是啊,乏的緊,這船行太慢,還得二十幾日。”
“聽聞臺灣島有了蒸汽機,那玩意裝上船就快上許多。”
“呵呵,綱首,這蒸汽機打造起來甚為繁瑣,還須一年時日才可上船。”
“三郎君,有了蒸汽車船,那天下大可去得。”周良友有些興奮。
“呵呵,繞地球一圈也可啊。”丁睿伸著懶腰,打了個哈欠。
“地球?地球為何物?”周良友困惑了。
丁睿回過神來,才知道說漏嘴了,地球之事師父只與師兄弟講述過,還未公開。
“兩位請隨我來,帶你們看看此次交易的寶物。”丁睿岔開話題。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