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畔之建設如火如荼,吳夢安心在機械工坊監督蒸汽機的打造,這一日他正在微型銑床前指點丁睿銑削行星齒輪,曹閒大步進來,抱拳躬身道:“先生,入內侍省送來六百里加急密信,請先生親啟。”
說罷雙手呈上書信,吳夢吩咐丁睿繼續銑削,他接過書信,開啟書信上的火漆,抽開信箋一看,卻是都都知陳琳的親筆信,向他通報党項最近的情報。
原來七月西北發生了一件大事,環洲洪德寨蕃族巡檢慶香早就想反宋歸夏,他帶著部下拜見環洲供奉官胡寧,謊報夏兵入寇,擄掠當地蕃族百姓。胡寧信以為真,率一千餘邊軍前去支援。
誰知一到歸德川,伏兵四起,胡寧方知中計,沒奈何率邊軍兵士死戰,但寡不敵眾,千餘邊軍全部戰死,胡寧以身殉國。慶香脅迫本族三百餘帳百姓隨後逃入黨項境內,李德明大喜,接納了反水的慶香。
延州知州馬知節得知詳情,遣細作偷偷潛入夏界,招撫眾蕃迴歸,誰知僅有兩百餘人回到宋境。
訊息傳至朝廷,朝臣爭吵不休,有的認為如今大宋武備犀利無比,理應大打出手,給李德明一個教訓,也有要“嚴正抗議”的,更有想息事寧人的。
趙恆為此惱火不已,想起吳夢曾經說過要打一場大勝仗威懾党項和契丹,遂令陳琳問問吳夢的意思。信的後半部分便是一一列明皇城司探來的党項情報,其中大部分是內侍藍繼宗出使党項時得來的訊息。
這藍繼宗雖然是個內侍,而且年紀一大把出生於公元959年,已六十歲出頭),卻是個猛人。
天禧五年他出使党項給李德明頒加恩令,李德明那廝素來瞧不起宋廷的武人,藍繼宗便與其較量騎射,結果白髮蒼蒼的他每發必中,李德明輸的一敗塗地,只得將自己的坐騎贈給了藍繼宗,從此再不敢輕視中原豪傑。
時年丁睿出事後不久,趙恆免去了楊崇勳勾當皇城司之差遣,啟用內侍藍繼宗為入內侍省都知兼勾當皇城司,關於党項之內情大部分皆由藍繼宗出使夏州時獲知。
其實党項之內情對於吳夢來說並不陌生,党項的歷史後世史書記載雖然極少,但重大事項還是記載無誤,藍繼宗探來的訊息吳夢基本是知道的。
看完書信,吳夢啼笑皆非,党項有個漢人軍師叫做張浦,正是他定下了“北為靠山契丹),向西拓土,抗拒東南大宋)”之國策,李繼遷和李德明父子方有今日成就,他在臨死時還提醒李德明“不可負天命,應擇機稱帝”。
而後來李元昊能夠叱吒西北,漢人張元更是功不可沒,真不知道這世上的大漢奸為何如此之多。
工坊內的機器的“嗡嗡”聲很是煩人,吳夢吩咐李五推著自己出了機械廠,在河畔緩步而行,曹閒跟隨一旁。
吳夢一路閉目沉思,如果歷史記載不錯,明年七月党項會從西、北兩路入寇渭州和環洲,反賊慶香為表忠誠,好似也加入了入寇夏軍,要想一雪前恥,明年的七月便是最好時機。
想清楚後,他吩咐曹閒道:“曹都頭,你且走上淡水縣一趟,請林提舉回基隆,明日某與智慧大師找他有要事相商。”
曹閒抱拳領命而去,吳夢也不再去機械廠,徑直回了海邊小築。
是夜,吳夢翻出一張張後世的地圖,對比大宋的輿圖,標識出各個戰略要地和宋軍應包抄的方位,他雖然不懂軍事,但好在對入寇的時日和路線瞭然於心,倒也不是難事。
翌日,智慧和尚與林貴平聯袂而來,林貴平一進來就大聲嚷嚷道:“昕頌兄,某在淡水忙的是焦頭爛額,你老兄定要某回來,不知有何好事啊?”
吳夢呵呵笑道:“君烈,你不是老早就想與蠻夷一戰麼,明年就有良機。”
林貴平大喜,端起吳夢的水杯仰脖子喝盡,大聲道:“有何良機,速速道來,待某前去殺他個片甲不留。”
智慧和尚雙手合什道:“阿彌陀佛,林施主戾氣太重,須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林貴平推了一把和尚,揶揄道:“和尚,少來跟某家講什麼慈悲心,你若有心,不妨去邊境對那些蠻夷唸經,瞧瞧是否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