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支打造工坊,水力車床一線排開,架設在廣濟渠上的水輪機帶動著簡易車床旋轉車削箭桿,一根根圓形的竹棒被卡盤夾著片刻功夫便車削完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鍇介紹道:“吳先生,弓弩院原有箭支工匠上千,用上先生的水力車床後,減少了一半人,箭支卻遠比以前打製的更多。”
吳夢關心的問道:“那裁撤的工匠不就失業了,他們怎麼辦。”
劉鍇笑道:“先生多慮了,那些工匠被孫副使全要走了,他還嫌少。”
吳夢大悟,孫冕要大搞建設,燒水泥、燒磚的人手緊缺。
出了箭支作坊,又進入床弩作坊,弓弩院趙院使有些尷尬的抱拳道:“吳先生,床弩也在模仿臺灣的圖紙打造,可總是不得法,現下進退兩難,按原來的法子做,遠遠不如臺灣的床弩,軍中甚是不滿。按臺灣的法子做,又無法正常使用,還望先生多多指點。”
吳夢笑笑沒有吭聲,看了看作坊內的工匠們手工銼削齒輪,又拿起一把量具琢磨了一番,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他問丁睿道:”睿哥兒,此處原因何在你可知曉。”
丁睿摸了摸小腦袋道:“師父,這還不簡單,嘿嘿,個人做個人的,湊在一起哪能使用,要做好頗為容易,兩個字“標準”,師父,弟子說的可對。”
劉鍇、周嘉正和弓弩院的趙院使疑惑的看著這個十歲出頭的少年,積年的老工匠都解決不了,這少年兩個字就能解決麼?
吳夢見劉鍇的神色知道他定是不信,於是笑道:“先出去吧,怎麼解決稍候詳述。”
走出床弩作坊,吳夢一行在其他作坊巡視了一番,隨後又來到河邊碼頭。
讓吳夢吃驚的是此處的滑輪吊杆居然用上了水車帶動提升貨物,臺灣海邊的碼頭無水力可借用,還是用的人力和牛力吊杆。
吳夢誇讚道:“劉副使、周判官、趙院使,水力吊杆可是好法子啊,臺灣碼頭如今用的是人力吊杆。”
劉鍇找回了點面子,極是高興,說道:“呵呵,承蒙吳先生誇獎,鹽鐵司工匠還是很不錯的,造出此吊杆的幾個工匠都得了兩貫錢獎勵。”
吳夢癟了癟嘴巴,兩貫錢也太少了,至少要獎勵二十貫錢。
來到弓弩院值房,吳夢喝了幾口茶水,緩緩說道:“劉副使、周判官、劉院使,床弩作坊要立即停產,全部整改,將識字的工匠集中起來,由睿哥兒和太子的伴讀陳坤來授課,務必使用新的量具和尺寸,手工打造齒輪須嚴格按照尺寸規定,凡是不合規定的一律視為廢品。”
趙院使有些疑慮道:“吳先生,這這......他們還是孩子,能行麼?”
丁睿不服氣的看了一眼趙院使,說道:“有志不在年高,院使何故瞧不起少年人。”
吳夢呵呵笑道:“行與不行,試試不就知道,如此簡單的法子,難不成還要某親自來教?還有牛筋、牛角要減少收購,弓、弩臂逐步改用臺灣的彈簧鋼。”
牛筋多浪費啊,彈簧鋼用到最後變形了還可以回爐,牛筋廢了就只能扔掉了,多好的下酒菜,用來造弓箭真是暴殄天物,想著牛筋的美味吳夢嚥了口唾沫。
周嘉正道:“吳先生,本官試射過臺灣的滑輪弓和鋼努,可真是神器,雨天絲毫不受影響。我等也用磁州鍛造的好鋼試過,只能使用幾十次,便不可再用。但臺灣相距幾千裡,運輸甚為不便,要是傳出此法,大宋天下都能鍛造這等鋼材,何愁原料。”
劉鍇橫了周嘉正一眼道:“周判官,你莫非是想契丹和党項早早將此法學去,好用來襲擾大宋。”
周嘉正醒悟過來,連忙賠笑道:“副使說的是,下官謬誤了。”
吳夢道:“判官無需憂心,三五年後臺灣到東京城運輸將不成問題,其速也快,且無須人力拉縴。明日裡便開始授課吧,三位請好好準備。”
劉鍇忙道:“吳先生,且還隨本官到其他幾處看看。”
好容易撈著個大神,劉鍇哪這麼容易放過吳夢。
幾人又跟隨著劉鍇坐著馬車來到了城內打造投石機的作坊廣備攻城作,吳夢眼望作坊一陣陣發笑,建在城內又如何試驗投石機?
看來大宋朝廷對抵禦契丹南侵還是沒有信心,不敢把投石機這樣的攻城利器放在城外打造。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