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吳夢偷眼瞧了一下劉娥,見她年近五旬依然風韻猶存,想必年輕時定然美貌無比,怪不得趙恆對她死心塌地。
帝后落座,眾人也紛紛坐定,趙恆高聲道:“朕近來身體日益康健,舉辦此中秋夜宴,一為感謝臺灣吳先生、薛神醫、丁小哥的盡心醫治,二來朕病了許久,君臣許久未曾同樂,今日便趁著中秋佳節君臣痛飲一番,今夜既不勸酒,也不禁飲,諸卿隨意即可。”
說罷又道:“今日非正宴,王卿,俞卿,你二位不必太過執著禮儀。”
王耿,俞獻卿是殿中侍御史,專門糾葛朝廷、宮廷禮儀的。
隨著一陣琵琶彈奏的《宴蓬萊》樂曲聲響起,宮娥、內侍們流水價的將酒食一一奉上,大宋的宴會都是分席制,即一人一個坐席,李五要侍候吳夢,就坐在吳夢身邊。
吳夢耳聽悠揚的宮廷曲子,目睹桌上的美酒佳餚,感慨古代的帝王可是真會享受,吃個飯還有如此多的名堂。
他不知道的是大宋宮廷宴會的名堂多著呢,吃幾口菜,喝上一杯酒,不管你吃沒吃完,也得奏樂換上一道菜。
吳夢看得目瞪口呆,難怪皇家一年要有如此之多的花費,這是陋習,必須得改,他有些心疼食物浪費,每道菜皆多吃上幾口。
這次上的都是丁睿教會御廚的炒菜,味道甚好,眾大臣們吃的讚不絕口,他們不是沒吃過炒菜,實在是此時的炒菜水平遠不如宋朝後期,味道差上許多。
連上了九道菜,也喝了九杯酒,皆為蘇州釀造的低度高粱酒,存放了一年有餘,酒味醇厚,幾個好酒的大臣不由嘀嘀咕咕如此美酒在外面怎麼喝不到。
趙元儼側身問吳夢道:“吳先生,宮外的酒水為何沒有如此醇厚之味?”
吳夢迴答道:“蘇州老窖不同於大宋以前的酒水,新釀的烈酒反倒不好喝,須得存放半年以上,才有如此醇厚的味道。”
趙元儼點點頭,示意知道了。
九道菜吃完後,再上的就是些烤肉和饅頭、餅子之類的,此時可以自由吃喝敬酒。
趙恆、劉娥帶著趙禎走下御座,來到吳夢跟前,端起酒杯敬酒,吳夢作出惶恐的樣子端起酒杯道:“在下只是一介草民,如何能當得陛下、聖人、太子親自來此敬酒。”
趙恆笑道:“吳先生別客氣了,你當不得還有何人當得,來來來,滿飲此杯,閒話就不多說了。”
四人飲罷,趙恆又叮囑旁邊的弟弟趙元儼好生招呼吳夢,才帶著劉娥、趙禎離去。
那邊廂的契丹使者卻是滿腹疑惑,九五之尊的大宋官家怎的對一個雙腿殘廢的人如此客氣,剛才敘話的小哥也坐在那人一旁,看來兩人是一起的,得讓潛伏的探子好好打聽打聽底細。
大宋和契丹除了互派使臣,還互派大量細作耳目,雙方的訊息都很難瞞得住對方。
待趙恆敬完一圈酒,大殿上就熱鬧起來,眾官人互相走動起來敬酒、勸酒。
大宋剛立國時,宮廷宴會經常有文臣武將醉酒生事,搞得好好一個宴會宛若集市。
後來有了宮廷禮儀,御史上殿糾察,絕對不能喝醉,且上的酒水也限量。今日趙恆所言不禁酒,便是可以放開了喝,只要不鬧的太過就好。
吳夢桌前敬酒的人大把,他也不善推脫,喝了十幾杯酒,饒是他酒量甚好,也不禁有些酒意,幸好宮廷裡的酒杯就是為了讓人少喝酒特意燒製的小杯,要不然他早就倒了。
眾人正在熱鬧,忽然殿中央又傳來了鬥詩的聲音,吳夢忙告罪了敬酒的大臣們,饒有興趣的看起古代作詩的場面。
趙恆本就好詩詞,每每有飲宴他都會推波助瀾,此次也不例外,坐在御座上時不時評點幾句,更助長了眾人作詩的興趣。
晏殊做了首哀婉的中秋明月詩: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眾人聽了唏噓無比,趙恆取笑道:“明月當前,晏卿莫不是想起了青梅竹馬的幼時女伴?”
大臣們一陣鬨笑,晏殊頓時臉紅耳赤。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