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夢搖了搖頭道:“今歲確實要搞些零嘴產業,莫說自家吃,賣到大宋去賺些錢財也好,不能光靠那點玻璃來坑蒙拐騙。”
待到夜裡,吳夢仔細劃分了一下學童的種類,他不能讓學童們全部集中在機械廠裡,眼下可以看出有十幾個學生適合從事機加工和冶煉行業。然而還有十一二個並不合適,成績也不好。
他尋思著應該分出一些去從事諸如商業、農業、農副產品加工業這些,經過四年不分日夜的勤學苦練,他們的基礎已經打牢了,年歲也已經長大,最大的張巖林已經快十八歲,可以放出去獨擋一面。
比如金世明,今年已是十七歲,這兩年在臺灣,一直跟隨林貴平負責辣椒、棉花、芋頭的種植。
那三十多個大鬧蘇州瀟湘館的潑皮就劃在他的手下,這幫潑皮在廂軍的看管下,如今怕是臺灣島上最老實的幫工。
金世明農活幹的漂漂亮亮,他就應該先去做集體農場的技術管事,再帶上兩個師兄弟一起,將棉花、橡膠這些也管起來。
再比如尹離,他對於機械的天賦有限,繼續呆下去沒有任何好處,不如讓他去從事農產品生產,本人也圖個發展,臺灣也可人盡其用。
張成峰、李興也是機械成績不好,但儒學、數學成績很好,不如專職當教師,將來組建中學、大學,百年大計教育為先,現在便可以著手了。
還有葉志平,雖然成績也不好,但交際能力尚可,日後讓他搞搞外貿,或者去海南島搞個種植園,弄個基地,為將來的南海貿易做準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吳夢一一想好,將人員名單列了出來,翌日把智慧和尚請過來詳細商議了一番,智慧和尚逐個去談心,楓橋班的學子們素來對智慧和尚感恩戴德,自然遵命行事。
過了幾日,營田司衙門發出告示,成立基隆官營農場、官營食品廠,基隆中學,由分出來的學子們管事,農場和食品廠的主官暫時由智慧和尚兼任。
人員一散開,事情幹起來就快了,金世明是個老實的娃子,他確實喜歡種地,跟著他一起來的兩個學童一個叫羅會,一個叫易中明,兩人皆是農家子弟,三四歲被家裡拋棄,這三人都是學機械怎麼都學不進去,呆在機械廠也甚是尷尬,這下出來了都是魚入了大海。
三人笑嘻嘻的上了山坡,金世明看著山坡上的芋頭苗道:“不瞞二位兄弟,某就是喜歡種地,那勞什子機械製圖看著就頭痛,每次吳先生一來,某這小心肝就撲騰撲騰直跳。”
羅會憨厚的一笑道:“我也是如此,不如我等也分工,有事大家一起合作,沒事各自弄一攤子如何?”
易中明笑道:“如此甚好,某選蔬菜和果樹,反正某嘴巴貪吃。”
金世明道:“那某就選這什麼芋頭、辣椒這些吧。”
羅會嘴巴一癟:“你們都選好了,那我就只能去種棉花了。”
三人分工妥當,金世明帶五十人,易、羅各帶了剛招募來的二十個勞力開荒種地去了。
食品廠又是另外一番光景,尹離還好點,能夠乾點事,另外兩個學童卻是老實娃子,一個是陳錚,一個是章立新,平日裡不咋吭聲,尹離一瞧,這可好了,全賴某家身上了。
他硬著頭皮去找了林貴平,賴著林貴平要了些百姓過來先修築兩棟房子,然後對著兩個同學道:“你二人多多少少懂些機械吧,那就去找先生問問,那芋頭粉條和幹湯餅麵條)如何加工,又要打造哪些裝置。”
兩個老實娃子來到了吳夢處,把來意一說,吳夢笑道:“這個尹離,真是知道推事情,好吧,待某先給你們倆講講,芋頭粉和幹湯餅的做法某年少看過,大致知道流程。”
幹湯餅麵條)其實很好做,雞蛋打散,加水,攪拌均勻,麵粉加鹽,攪拌均勻,把雞蛋和水邊加邊攪拌,攪成絮狀。然後反覆壓,將散著的麵糰壓成均勻的面片,再切成帶狀。
將切好的麵條掛在架子上,自然晾乾即可。然而在基隆大部分時候是無法曬乾的,只能修築烘乾房,內安放帶煙囪的石炭爐烘乾麵條。
芋頭粉稍微複雜些,先削皮後磨碎後,再將破碎的芋頭粉放入布濾袋用水不斷的沖洗,布袋裡的渣滓拿去餵豬,水沉澱一夜後,倒去上面的水,將下面沉澱的芋頭粉曬乾。
再將曬乾的芋頭澱粉加水和成麵糰狀,加入明礬繼續糅合。
其後架一口大鍋,放水燒開,用漏子漏絲到開水鍋裡,取出晾乾便是粉條,同樣也可做出粉皮、細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