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宋的變遷 > 第139章 穩步發展的工業

第139章 穩步發展的工業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大宋的變遷 異世之神帝修煉系統 紅樓之山海志 明末天下1639 為異界獻上童年 他來自大唐,最猛山賊 炎國軍神傳 大國針灸 我成了海島王 抗日之戰狼 萬界仙蹤之最強帝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從亮劍開始簽到劇綜 秦時韓公子 大唐:慫恿李二造反,被偷聽心聲 李三古堆

天禧四年初冬,秋季豐收之後基隆的糧食已經可以自給,吳夢隨即佈局基隆的工業區。

按照他的規劃,基隆的第一個重工業區將位於基隆灣東二十幾裡外的金水河畔與大宋皇宮後苑之河流同名)。

工業區內第一期上馬的工坊有陶瓷、蜂窩煤工坊、玻璃工坊、紡織工坊等等。

在丁大勝和王嘉言的協助下,臺灣從兩浙路又招募了六百多名工匠來到了臺灣島上,工業區內到處都是修築工地,泥濘不堪。

吳夢如今像個機器人,白天要忙著機械工坊諸般事務,夜裡還得授課。

這一日夜裡授課時玻璃油燈沒有油了,吳夢吩咐丁睿去灶屋拿菜油。

他望著玻璃制的油燈發了一陣愣,油燈是仿照後世的煤油燈所制,有風罩和可調節長短的燈芯,但燒的是菜油,等於是從百姓口裡來爭奪食用油,可真是划不來。

授完課後,回到海邊小築,吳夢拿出土法煉油的小冊子看了看,臺灣島上有石油,但離基隆甚遠,且當前的裝置也不具備煉油的條件。

基隆的原煤不少,上個煤化廠也不錯,原煤煉焦後的高溫焦油可以回收,而煤球廠同樣可以上低溫煉焦,煉出低溫焦油後的石炭照樣可以製成煤球,這不是一舉幾得的事麼。

.........

翌日一早,營田司衙門,徐州過來的礦場都管焦二郎向門口守衛廂軍拱了拱手道:“軍爺,煩請通稟吳先生,礦場都管焦二郎接令前來。”

守衛廂軍點了點頭,抱拳回禮道:“原來是焦都管,先生已有交待,你自行進去便好,先生正在值房內等候。”

焦二郎進入值房,上前見禮,吳夢笑了笑,將畫好的圖紙一一放在案几上,為他詳細講解煤化所用的裝置。

基隆的煤化當然也是土法煉焦,用陶管和部分鋼管做出冷卻塔,將煉焦時的煤氣焦油沉澱,然後再用低溫將焦油蒸餾出水分和可燃燒的油類,最後留下的瀝青便用來鋪墊道路。

雖然煤化廠提煉焦油的產量極低,但畢竟好過使用菜油,後世不搞這玩意是汙染太大,而如今的地球上還不存在汙染這個說法。

此事本就是個傻大黑粗的活計,焦二郎聽完講解基本明瞭,當下一抱拳就去做籌建的前期準備,陶管基隆目前還沒有,還得從大宋買來。

吳夢尋思著還是得自建一個陶管廠,基隆的下水道也得用陶管來作為支線,眼前的基隆縣都是明溝,夜裡走路還得小心翼翼,免得踏進了汙水橫流的下水渠內。

............

天禧四年的十一月下旬,在各種原始水利機床的鍛鍊下,楓橋班的學子和工匠們熟練了許多。

放在室外的鑄造件和導軌也時效了兩個多月,反正也不追求過高的精度,吳夢便開始組織工匠和學童們試著生產水力機床。

丁睿和智慧和尚在吳夢的指導下,一起配合,利用後世的找正表、千分尺和刀具車出了水力車床的第一根絲桿,又利用帶分度盤的微型銑床銑出了第一個標準齒輪。

經過無數次返工、返工、再返工,終於第一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水利車床生產出來,雖然沒有什麼自動進給,但是小拖板、大拖板、尾架、主軸、四角卡盤、曲柄,絲桿一應俱全。

吳夢滿意的看了第一件車出來的圓棒,雖然主軸跳動很大,絲桿的間隙也不小,不過床身的剛性不錯,就目前來說足夠使用了,精度也是需要逐漸提升的。

第一臺車床做好了後,工匠和弟子們輪流上陣邊學邊幹,相繼開始打造簡易平面磨床、簡易銑床、簡易鑽床。

機械加工告一段落後,吳夢又把心思放在了,鋼弩還是得做,不為大宋,也得考慮臺灣島自身的安危。

這一日他來到了廂軍的訓練場,守衛的廂軍趕緊通報了鄭鈞,鄭鈞小跑過來抱拳行禮道:“末將見過先生,先生是來軍營巡查麼?”

吳夢自嘲道:“在下對軍事一竅不通,能巡查個什麼出來。”

周圍的廂軍們一陣鬨笑,他們自是不信,臺灣島上諸人有誰不知吳先生天文地理無所不通,區區兵事怎會不知?

廂軍們還真的是想錯了,吳夢對戰陣確實沒有研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只是精通機械加工,對農活那也是小時候幹過的經驗而已,天底下並沒有無所不知的天才。

鄭鈞也是不信,問道:“先生,末將操練一番請先生指點可否?”

吳夢大囧,等下若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不就貽笑大方,他連連擺手道:“不必不必,某這次前來主要是瞧瞧弓弩。”

鄭鈞笑道:“先生還說不懂兵事,一來便知道我大宋弓弩厲害,末將這就拿出來演練一番。”

說罷就下令十個廂軍們一半拿強弩,一半拿硬弓,在五十步外放好人靶。

吳夢要過一把強弩仔細大量起來,一面詢問著一旁的鄭鈞弓弩各自的特點,鄭鈞對這弓弩的製作也只是聽說而已,便大概講了一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弩臂和弓臂都要採伐上好的木材,去皮取坯之後置於室內半年陰乾,然後逐漸彎曲,彎曲一點角度保持一段日子,直至彎曲成型。

為增加弓臂韌度和彈性,須在弓胎外側貼牛角片,裡側鋪牛筋。牛角要選用兩寸以上的,還要平直,一百支牛角中,只有兩三支適合,牛角磨成片,弓胎兩頭各貼一個。

牛筋層數決定一張弓力量大小,一般三四十磅的弓,鋪兩層就足夠,鋪到九層,那便是狀元弓。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