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宋的變遷 > 第110章 朝廷批覆(上)

第110章 朝廷批覆(上)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大宋的變遷 異世之神帝修煉系統 紅樓之山海志 明末天下1639 為異界獻上童年 他來自大唐,最猛山賊 炎國軍神傳 大國針灸 我成了海島王 抗日之戰狼 萬界仙蹤之最強帝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從亮劍開始簽到劇綜 秦時韓公子 大唐:慫恿李二造反,被偷聽心聲 李三古堆

蘇州,七月十八,吳夢帶著學子們回到了吳山村,繼續教書,安排後續事情。

過了幾日林貴平卻興致勃勃的跑進了吳夢的小屋,拿起茶杯狠狠喝了一大口茶水,喘了兩口粗氣道:“吳先生,這次大宋天下有福了,寇相公重新拜相了。”

吳夢對寇準根本不抱希望,他沒有像林貴平那般興奮,平淡的說道:“那又如何,這大宋朝換誰上去當宰相,只怕都是一個樣。”

林貴平搖搖頭道:“如何會是一個樣,寇相公當年力挽檀州之戰,名震寰宇,與那五鬼之首的癭相王欽若相比那是天壤之別,為何吳先生不以為然。”

吳夢笑笑道:“君烈若是不信在下,不如等個一年再看。”

心道這寇準只當了一年宰相隨即被罷,到時你便知道了。

林貴平還是堅持自己的理念道:“吳先生、吳師父,在下對你的格物見解欽佩異常,可這天下政事先生的看法未必正確,某以為墾殖臺灣一事寇相公必然會批覆。”

兩人隨後爭論了許久,誰也不服誰,吳夢無奈說道:“好好好,君烈,我等不必再爭執,朝廷大事離這吳山村遠得很,我等還是將手裡的事情處置好。”

林貴平道:“昕頌兄勿憂,某家省得。”

林貴平有一點還真說對了,吳夢對寇準還真是不以為然,可以說他對古代集權王朝的官員沒寄予太多希望。

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寇準這樣的地主家庭出身的子弟,經過幾十年的薰陶,已經成為集權王朝的另一個階級官僚階級,自古官官相護從不會改變,他們也不會把平民看成是同一個階層的人物,這點從寇準生活上奢侈無比便可看出。

第二個原因是這些人的思維已成定式,沒有任何可能改造,還不如痛下決心甩開他們。

將後起之秀如范仲淹、韓琦、富弼這些人培養起來作為第一梯隊,而將曾鞏、曾布、蘇軾、王韶這些在千年科舉第一榜高中進士的作為第二梯隊,才有可能將大宋改革成功。

但是真理並不常常掌握在穿越者手裡,儘管他們有知曉歷史的優勢,也有遠超古人的見識,但並不代表穿越者永遠是對的。

這不才過了幾日,一紙批覆蘇州水利開工、准許臺灣島移民之文書到來,頓時把吳夢的臉打的“啪啪”響,這是為何呢?事情還得從寇準拜相後說起。

.............

天禧三年六月,趙恆頒下詔令,以山南東道節度使、同平章事寇準為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平章事,而保信節度使丁謂為吏部尚書、參知政事。

寇準和丁謂二人雙雙升官,皆大歡喜,寇準卻不知他力薦丁謂,卻埋下了自己後來罷相的禍根。

寇準正式成為中書門下平章事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他滿心滿意的要治理好天下,成就一代名相的美稱,上任伊始,便著手清除庸吏,革除王欽若留下的弊政,忙得不亦樂乎。

這一日李迪接到了孫冕催促的書信,來信中孫冕詳細闡述了移民臺灣的好處,李迪心道寇準與王欽若素來不合,這王欽若反對的事情寇準保不定會看好,便出了值房來尋寇準。

寇準一看到李迪,連忙停下手中的毛筆,站起身道:“復古,來此可是有事。”

李迪瞅了瞅案几上那一堆奏章,心道你何必將政事全攬在自己身上,當我等是白吃俸祿的麼。

他臉上卻不形於色的拱手行禮道:“平仲兄每日操勞國事到深夜,辛苦了。”

寇準為人正直,也頗有才幹,可就是愛好出風頭,心胸又略顯狹窄,容不得人。

他聽到李迪如是說,便道:“復古老弟,在下也是無法啊,陛下如此看重,不得不謹慎為官哪。”

李迪也不想再跟他客套了,遞上一本奏摺道:“此處有份奏本,是蘇州知州孫冕呈上的治水方略,下官看了頗覺可行,去歲曾遞給王相公看過,他給否了。“

寇準眉毛一揚道:“哦,竟有此事,復古你素來遇事謹慎,如你覺得可行之事應是妥當,本官來瞧瞧。”

說罷仔細看起了奏本,這奏本甚是詳細,在哪裡開湖,人員移到何處,一期做什麼,二期做什麼,異常清晰,他不由拍案叫絕,

周懷政早就私下裡給他打過招呼,寇準只是忙碌間給忘了,如今一看奏疏當然會極力贊成。

李迪心中一喜,這估摸是有希望了,果然,寇準滿臉紅光的說道:“這奏章可謂是條理清晰,絲絲入扣,後面的貼黃還用上了那些怪模怪樣的斷句符號,詳閱起來甚是輕鬆。”

李迪道:“這些斷句符號來自於蘇州一個村學,在下去給太子講學,看到太子現在也用了此般符號,在下也甚覺好用。”

寇準笑道:“真是英雄所見略同,不過本官有些奇怪,後面的貼黃如此詳細,癭相就沒仔細看過麼?

李迪苦笑道:“王相公看了奏章就否了,言道朝廷歲入不抵支出,不如讓蘇州將州衙盈利上解三司以充國庫,在下如何解釋也無濟於事,其後在下又去請教用晦相公,用晦相公亦拍案叫絕,當即就與王相公大吵一架,其後用晦相公便辭相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額是蔣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