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車伕拿來梯子,把一個防風罩套入煙囪之上。一切搞完,三人向著文衙內叉手行禮道:“衙內,爐子已裝好。”
文衙內淡淡說道:“知道了,爾等三人且在外面等候。”
三人告辭而去,文衙內拿起茶盞,輕輕喝了一口道:“還是景靈小姐的煮的茶格外香甜。”
景靈笑道:“衙內莫講這恭維話,蘇州城裡麗景樓的茶藝可是一絕,文衙內乃是麗景樓的少掌櫃還未喝過好茶,這話誰信。”
文衙內稍顯輕佻的挑逗道:“吃茶麼還得看是誰煮的,美人煮茶,芊芊玉腕,紅袖添香,茶不醉人人自醉啊。”
景靈輕捂著櫻桃小口笑道:“衙內切莫如此說笑。”
兩人喝著茶,軟玉溫香的敘話,半個時辰後,景靈詫異道:“此爐可真是神奇,無一絲炭氣,滿屋皆暖,文衙內,不知這石炭價幾錢。”
文衙內笑道:“在下沒有騙小姐吧,石炭既好用又便宜,四個煤球可用上十二個時辰,才不到二十文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景靈不可置信的捂住嘴,這柳條炭可是貴的嚇死人,效果明顯不如煤球爐,用煤球豈不是划算多了。
她接著問道:“這是哪家打造的如此神奇之物。”
文衙內道:“這是蘇州城外吳山村丁家所制,某家的麗景樓現下煮菜也是用此爐,比柴禾還要節省。”
“那能打造出此爐的人必定是個學富五車之輩。”景靈好奇的問道。
“是丁家的一位西席先生所制,那位西席先生姓吳,還是個雙腿殘疾之輩。”文衙內道。
“雙腿殘疾之輩還有這般本事?”景靈有些不相信,伸出晧腕給茶盞斟茶。
文衙內端起茶盞喝了一口,放下茶盞道:“在下豈敢在景靈小姐面前亂說,近日蘇州城裡官營鋪子試賣的雪鹽可曾吃過。”
景靈秋水似的雙眸看著文衙內道:“這雪鹽可真是好物,晶瑩剔透,無一絲苦澀,就是價高。”
文衙內曬笑道:“景靈小姐,你若是吃不起與下說一聲,某給你送來。”
頓了頓又道:“雪鹽之法就是吳先生的高招,現在蘇州城裡青鹽商販的褲子都快虧掉了。”
景靈奇道:“吳先生如此有本事麼?”
文衙內嘿嘿笑了一聲,又道:“豈止是這點本事,聽聞吳先生數算之法天下無雙,現在蘇州衙門還有某家那酒樓都是用吳先生的數算之法記賬,賬本都薄上許多,聽聞景靈小姐也精通數算之法,何不前去討教一二。”
景靈擺擺手道:“奴家那點微末伎倆,上不得檯面,看來吳先生的機巧與數算之術已是爐火純青了。”
文衙內道:“何止如此,去歲那火爆蘇州城的春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姑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便是此人所作。
那句‘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傳聞也是吳先生鼓勵丁家三衙內蒙學所作。
丁家三衙內在吳先生的調教下一日千里,小小年紀儒學、算術只怕在蘇州城裡的學童中無人可出其右。”
景靈不由讚歎道:“有如此奇人,真真恨不得見上一面。”
文衙內笑道:“這有何難,哪日你作男子裝扮,與在下同行去吳山學堂看看,吳先生便在那處執教。”
景靈趕緊回道:“那就有勞衙內了。”
兩人說說笑笑,文衙內看著美人已答應同行郊遊心中暗喜,站起身來告訴小青兒換煤之法,便告辭離去。
景靈送到遊廊之外,待文衙內離去,不由看著天空對那奇人悠然神往。
卻說這煤球爐落戶在景靈的閣子裡後,來來往往喝花酒之人口口相傳煤球爐的好處,沒有煤球爐的煙花閣子人家根本不去,嫌炭氣燻人。
一時之間蘇州的煙花巷子裡架設煤球爐成風,更加促進了煤球工坊的銷量。
吳夢這個從不涉足靡靡之地的君子,只怕從未想過煙花巷子有如此之好的效應。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