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只能用鐵了,還無法使用向心推力球軸承,圓球很難加工,用圓柱軸承還比較實際。
圓柱軸承對軸心彎曲很敏感,如果軸心不能對中,很快就會磨損,但這種軸承容易加工,實在不行就多做一些,壞了就換。
運轉時將軸承的下部浸入菜油中潤滑,無非是經濟性不好,可立足於現有條件也只能如此。
至於用軸承來做大車,那暫時沒有可能,吳夢不由心生感慨,在一窮二白的古代想搞些產業升級確實很難。
李五推著吳夢來到王鐵匠處,王鐵匠連忙迎出來叉手行禮道:“是吳先生,有什麼要老漢效勞的?”
吳夢問道:“王老丈,那球磨機的磨筒可打造好了。”
“啟稟先生,還未曾打造好,磨筒要將鐵敲打成鐵板再卷制,還需些時日,鍛錘的幾個配件倒是快了。”王鐵匠回道。
吳夢點點頭,遞上軸承的圖樣,問道:“此物可否打造。”
王鐵匠仔細看了吳夢畫的軸承分解三維圖形,點了點頭道:“可以打造,不過此物甚是精細,內圈的凹槽可手工磨出。但外圈的凹槽,還得做兩套砂模來鑄造,圖紙上的尺寸和上次一般大小麼。”
吳夢笑道:“正是如此,王鐵匠你可要仔細打造,定要用上好的鐵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鐵匠拍著胸脯道:“吳先生儘管放心,老漢保證真材實料,不過,先生這柱子如何放入這兩個圈裡。”
吳夢將兩個圈子一重疊,再將內圈的下部靠近外圈的一側,指著上面的空隙道:“就從此處放入,細鐵棒放入槽內就用支架固定,便不會掉出來了。”
王鐵匠叉手道:“老漢知曉了,謝吳先生指點。”
吳夢笑笑,點點頭吩咐李五推車去學堂工地。
行至村外的土路上,吳夢遠遠看到丁家的僕人正在春耕,並不斷加入追肥放入了田地裡,吳夢心道待今歲的糧食增產爾等便知這堆肥的好用。
走到半路,迎面碰上劉吉,吳夢忙抱拳打招呼。
劉吉上前放下擔子,叉手行禮道:“吳先生,上次見那管家忠伯漚糞,某看了甚覺怪異,問了忠伯,才知曉是先生的法子,某便也按此法漚糞,不知這法子可是管用。”
吳夢笑道:“老劉不必疑慮,儘管使用,夏收時你便知道這法子漚的糞有多肥田。”
劉吉喜道:“如此便多謝先生指點了。”
吳夢道:“不必多禮,夏收時如若多收了幾鬥就將此法轉告其他鄉鄰,鄉鄰們都能豐收才是好事。”
劉吉抱拳一躬:“那某代鄉鄰們多謝吳先生的恩德。”
吳夢哈哈一笑,連聲說“不必了”,吩咐李五推車前行。
來到學堂工地時,此處的地基已經做好,正在砌牆。
古代修築房子其實很快,只有一層平房,只要磚瓦、木料到位,人手充足,一兩個月便可砌好。
房子也沒什麼可裝飾的,內牆用砂漿粉刷一下,地面多是將泥土夯實,大宋朝除了皇宮和富豪之家,一般也沒什麼地板磚之類。
吳夢大致看了看進展,預計四月底便可入駐,和尚那邊的弟子、村學的學童們都將到此處來就學。
正在愣神間,忽然聽到有人呼喚自己,抬頭一看是林貴平大掌櫃,吳夢問道:”林大掌櫃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