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東京城,元日一年之中最為隆重盛大的節日,東京的百姓們在元日盡情娛樂享受,“不論貧富,遊玩琳宮梵宇,竟日不絕”。
開封的坊巷之間以“食物動使果實柴炭之類”來進行關撲活動。
東京城內車馬交馳,熱鬧非常。“小民雖貧者,亦須新潔衣服,把酒相酬”,貧苦人家也都把一年的積蓄用來過年,在元日身著新衣、往來拜年、把酒言歡。
元日也受到士大夫階層的推崇,士夫皆交相賀,這段時日更是士大夫會飲作詩、與友人聯絡情感的契機。
直到晚間都還有貴家婦女縱賞關賭,入勾欄鑑賞演出,進店館飲宴。
…………
大宋皇宮內,天子趙恆身體日漸老邁,守歲是不能守了,昨夜招待了眾位皇家貴族後,也沒回後宮,直接就在殿內早早就睡了。
元日一早,他起床洗漱完,換上一件嶄新的絳紗袍,走出寢殿,老遠就看見趙受益領著元兒小跑著過來,兩人跪下給他磕了三個頭:”爹爹大吉大利,龍體安康。”
趙恆笑眯眯的扶起兒子,從衣襟裡摸出早已準備好的兩個金絲錦囊塞給趙受益和元兒,說道:“我兒又大了一歲,幸甚幸甚。”
他已經死了五個兒子,對趙受益那是寶貝的緊。兩人又磕了三個頭謝恩,嘻嘻哈哈的笑著跑去後宮了。
趙恆看著遠去的兩個小身影,不禁長吁短嘆自己真是老邁不堪了。
卻說趙受益和元兒兩人是一家家后妃跑過去討隨年錢,後宮裡盛服淡妝的楊淑妃老遠就聽到外面傳來元兒那百靈鳥似的笑聲。
她趕緊迎出來,笑吟吟的道:“郡王和小公主開正納吉!”
楊淑妃自己無兒無女,將趙受益視若己出,早就像親生兒子一樣。
趙受益和元兒趕緊跪下磕頭,齊齊恭賀:“小娘娘開正納吉,新年大吉大利。”
楊淑妃接過侍兒手中用紅繩串著的銅錢遞給兩個小傢伙。
大宋皇宮有規矩,后妃給皇子們的隨年錢都是一百二十文,兩人接過銅錢遞給一旁的內侍,呵呵笑著謝恩。
楊淑妃笑道:“跑了幾家,討了多少隨年錢了。”
小元兒笑嘻嘻的道:“剛去了皇后娘娘那兒,小娘娘這裡是第二家。”
楊淑妃塞給她一包蜜餞,說道:“元兒小公主最是逗人喜愛,定能討到許多隨年錢。”
元兒笑的眼睛彎彎,嘴裡說的話像蜂蜜一樣甜:“謝過小娘娘,祝小娘娘歲歲年年都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楊淑妃笑的陽光燦爛,抱起元兒,輕輕的在她臉上親了一下。
走了好幾家,元兒喜滋滋的看了看內侍揹著的錢袋說道:“六哥,收了好多錢,你什麼時候帶我出去買零嘴,聽說大相國寺的糖葫蘆最好吃了。”
趙受益抓抓頭皮道:“元兒妹妹,貿貿然出宮實在不好辦,哪天我去找都都只想想辦法。”
元兒小嘴一嘟,跺著小腳道:“不嘛,不嘛,六哥要想法子,你可是答應我了。”
趙受益受不了妹妹這纏人勁兒,正在想如何甩掉她,遠遠的看見陳琳過來,彷彿看到了救星,趕緊喊道:“都都只。”
陳琳趕緊迎上來行禮恭賀:“郡王、公主開正納吉,大吉大利。”
趙受益一抱拳道:“都都知也開正納吉。”
瞅瞅四下除了兩個內侍並無他人,便小聲對著陳琳道:“都都只,我這妹妹煩人,總是想出宮去大相國寺賣糖葫蘆,都都只有沒有辦法讓我倆出宮。”
陳琳呵呵笑著說道:“郡王、公主有所不知,元日裡東京城的商鋪都罷市七日,大相國寺同樣如此,不如等上幾日,待老臣想想法子,公主可千萬別說出去了。”
元兒一下子就高興了,衝著陳琳道:“都都知說話算數,不許抵賴。”
陳琳笑眯眯的點點頭:“呵呵,公主放心,等大相國寺開市便讓內侍帶你去。”
得到承諾的元兒樂壞了,一邊憧憬著宮外的繁華熱鬧,一邊蹦蹦跳跳的牽著哥哥的手往自家孃親的宮裡走去。
趙受益每每發現李氏看著自己的眼神格外慈愛,他也對李氏有些說不出來的親切感,所以他和元兒也很親近。
李氏晨間得知元兒和趙受益去討隨年錢了,便一直在殿中等候。
她一年之中難得見上兒子幾面,昨日裡宮中大宴,看到兒子已經出落成一個倜儻的少年郎君,私下裡甚是欣慰。
羅嬤嬤看到李氏期盼的眼神,笑道:“才人不必心憂,郡王和公主一定會來。”
“唉,元兒體子不好,皇后管教郡王甚嚴,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頭,我這做孃的,心裡頭總不是個滋味。”李氏泫然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