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祥符九年九月中,秋高氣爽,風景宜人,入秋後一直大旱,前兩日才下了一陣秋雨,河道中秋水正旺,陣陣涼爽的秋風吹來,汴河裡迴盪著清越的水聲。
橫跨汴河的州橋上,一輛雙轅的黑漆馬車緩緩而行,前後跟著八名家僕打扮的粗壯漢子,馬車窗上的帷幕掀開,幾個孩童正瞅著外面,嘰嘰喳喳在爭執著什麼。
這幾人正是趙受益、楊文廣、劉從德、蔡伯俙這四個同窗,他們趁著今日直講、贊讀、翊善都有朝議,偷偷溜出宮來玩耍。
“蔡伯俙,乳臭未乾,你知道何處好吃,何處好玩?”大塊頭的楊文廣吼道。
“你這粗魯無禮之輩,不理你了。”小小的蔡伯俙很不高興的嘟起了嘴巴。
“劉從德,聽說東京城裡好吃的地方多了,你說去哪裡吃。”趙受益問道。
“郡王,我看不如去樊樓,聽說那是東京城最大的酒樓。”劉從德想了半天道。
“不能去,那是官府的酒樓,說不定就會碰上朝官,告到大娘娘那裡麻煩就大了。”趙受益黑著臉立刻否決了。
“殿下,我看不如去孫羊正店,那裡有幾道炒菜做的挺好,我隨父親去吃過。”楊文廣介紹道。
“好,我等就去孫羊正店,劉從德你告訴下車伕,一會到了店裡記著,不許喊我郡王。”趙受益一錘定音。
馬車緩緩來到通津門口,侍衛十將蔣五趕緊上前攙著趙受益下車,又轉身把蔡伯俙抱了下來,本來三人不想帶著這個三歲的小孩,這小子死乞活賴著跟來的。
楊文廣和劉從德隨後跳下車來。趙受益抬眼看去,嚯,好氣派的三層酒樓,門前設有彩歡門,西側用長杆掛有旗幟,上面用紅色絲綢繡著四個大字“孫羊正店”,這正是東京十二戶“正店”之一的孫羊正店。
楊文廣熟門熟路的帶著三人往店裡走去,小廝忙迎上前來,媚笑著問蔣五道:“客官幾位。“
他把蔣五當作是四個孩童的長輩了。
楊文廣大模大樣的道:“六位,去二樓雅座。”
小廝忙轉身對著楊文廣笑道:“這位小衙內,恕小的眼拙,你六位請隨小的前來。”
他還不知真正做主的人窩在旁邊一聲不吭。
蔣五無奈的看著人小腿短的蔡伯俙,只好把他抱起和另外一名侍衛跟著走進店裡。
此時正值申時初九點),酒樓一層是散客席,無數身著穿皂袍者坐在散座上用著早餐飯食,人聲鼎沸。
隨著小廝上了二樓,又被領進一間被花草和三尺屏風團團圍住的閣子中,閣子內的裝潢素雅清淨,柱子和屏風上都畫著牡丹的花紋,京城中的酒樓,閣子庭院多以花為名,也有的取自詩詞典故。
在北宋盛世文采薰陶之下,整個東京城的酒樓都是風流素雅的格調。
六人就坐後,茶博士送上茶水,小廝問道:“請問客官吃些什麼?”
趙受益回道:“小二,你這有什麼好吃的菜食,儘管報上來。”
小廝眼見這幾個孩童衣著不凡,知道必是大戶人家的衙內,忙張開大口,用花調調唱著菜名:“客官且上座,真真聽好了,本店有啊...有那雞脆絲、筍雞鵝、鵝粉籤、姜蔥蟹、清汁鰻鰾、石首鱔生、銀魚炒鱔、酒法白蝦、蜜炙鴿子、清竄鹿肉、紅燒羊肉、蔥潑兔、假野狐、金絲肚羹......”。
饒是趙受益這郡王吃了那麼多御廚,也聽這唱菜聽得暈頭轉向,只得用求救的眼光望著楊文廣。
楊文廣會意,吆喝了一聲:“小二,別唱了,來四個主菜筍雞鵝、姜蔥蟹、清汁鰻鰾、酒法白蝦,配四個素菜、兩個冷碟,再來一大碗銀絲面,六張煎餅。”
楊文廣知道趙受益素來喜吃蝦蟹,便點了一蝦一蟹。
酒博士看著菜點完了,趕緊上前問道:“幾位客官可要飲酒,本店有自釀美酒......”
還未說完便被蔣五打斷道:“酒水便不要,來些果兒飲露即可。”
都監周懷政吩咐他來保護郡王,那飲酒是萬萬不可的。
酒博士訕訕的道:“好嘞,客官等著,馬上上菜。”
蔡伯俙問道:“楊兄臺,這裡的菜可是好吃。”
楊文廣道:“不好吃我帶趙衙內來作甚,一會菜上桌你一吃便知。”
菜上的很快,一樣樣端了上來,還別說,這孫羊正店的飯菜和皇宮御廚不是一種品位,而別有一番風格,趙受益左手端著飲露,右手夾著蝦子啃了起來。
蔡伯俙人雖小,卻是個馬屁精,忙對著趙受益拱手道:“益哥,在下給你來剝蝦。”
趙受益素來不喜別人貼身侍候,白了他一眼道:“伯俙,你還是自己吃吧,別讓蔣護衛呆會還要餵你。”
蔡伯俙碰了個釘子,訕訕的拿起筷子大吃了起來,楊文廣和劉從德偷偷的竊笑不已。
忽然聽到旁邊的閣子裡有個聲音響起:“好,真乃:兄友弟恭,秉承仁愛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