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睿雙眼一瞟,也學著大人的模樣拱手致禮。
王夫子笑呵呵的還禮,說道:“丁員外何必如此客氣,老朽在此多蒙你的照顧。”
丁大勝道:“夫子才是客氣,你堂堂舉人來我等小小村學舌耕教書的意思),實在委屈了。”
“哪裡,哪裡,鄙人才疏學淺,能有一席之地舌耕便已不錯。”
雙方客氣了幾句,丁大勝便把丁睿往前一推道:“這便是小兒三郎,大名丁睿,今日上門便是請夫子授藝,還請夫子多多賜教。”
丁睿圓溜溜的眼睛望著這個兩鬢已有些斑白、眉眼慈和的老夫子,心想著他該不會打我手心吧。
想到此處丁睿連忙上前行禮:“夫子好,小子名叫丁睿,定然乖乖唸書,求你不要打我手心。”
王夫子看到這個乖巧的孩子笑了,摸了摸他的頭便道:“只要你聽從夫子的指點唸書,勿要偷懶,便不會捱打,你明白嗎?”
丁睿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只要不捱打,什麼都好說,不就是念書而已,小子我絕不偷懶。
王夫子便讓丁家夫子和林貴平稍候,他得先安排兩間學堂的孩子們溫書。
王夫子邁進學堂,數了數人沒少,十餘個孩子都老老實實的坐於堂上。
他對著孩子們說道:“汝等先闇誦《千字文》昨日所學的那一段,如果闇誦不出來或是不認字,小心老夫的戒尺。”。
學童們正了正身子,朗聲齊答:“謹尊夫子訓示。”
王夫子跟著又走進另一間學堂,這裡是年紀大的童子們學習四書五經之所在,只有五六個人,丁進文便在此處,他年紀最小,其他的都十幾歲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前些日子裡講到《大學》的:‘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詩》雲:'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汝等先將所學和吾所講其意暗寫出來,細細誦讀,理會其間深意,待老夫去去就來,丁進文,你且隨老夫前來。”
王夫子吩咐的清清楚楚,孩子們連連稱是,掏出筆墨紙硯暗寫默寫)。
夫子安排妥當,便來到外間,帶著丁大勝四人進到廳堂上。
堂上正位供奉著至聖先師的畫像和牌位,畫像中的至聖先師身軀微微前傾,兩手相握,神態安詳,肅穆端莊,一派謙卑有禮、雍容大度的聖人風範。
王夫子先與丁睿講述禮儀,並不複雜,丁睿一聽便知曉。
王夫子上前焚香三柱,手持焚香拜了三拜,將香杆插入香爐內,肅立一旁喝到:“先正衣冠,後明事理。”
丁睿正了正身上小小的學子袍,理了理額頭的碎髮,其他三人肅立一旁。
王夫子行禮讚唱,
一唱曰:“承宏願,緬先哲,拜至聖先師。”
丁睿跪倒,對著至聖先師孔子的畫像九叩首。
再唱曰:“薪火相傳,拜先生。”
丁睿轉向夫子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