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根本,是因為鐵路三十一局局機關的半數以上領導,都是從泰州第一子公司出去的,因此,對泰州第一子公司,及其的照顧,有好的工程,首先想到的便是這個子公司。
隨著時間的積累,泰州第一子公司,便走在了其他子公司、分公司的前面,施工經驗、機械裝置都超出其他子、分公司許多,如此良性迴圈,便成了現在的泰州第一子公司。
工程多,好專案多,把泰州第一子公司,推上了刀口浪尖上,上層領導看見泰州第一子公司,就像看見一塊肥肉,都想從中分一杯羹,導致各派系競爭劇烈。
前年,鐵路三十八局的副局長李海福,調到鐵路三十一局擔任局長一職,經過長達三年的時間,終於提出拆子並分方案,這個方案一提出,人們原本以為,會收到大多數人的強力反對。
結果卻出乎意料,只有不到四成的人,站出來反對,同時還有兩成的人,處於中立位置,最後的四成多,卻是贊成。
於是,這個拆子並分方案,最終獲得透過,今年四季度開始,局公司已經在商討關於拆子並分的一些措施。
這些事情,在局公司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只是下面的分、子、專案部知道的並不多。
“改革,總得有犧牲,不會因為某些人的利益而終止,拆子並分,已然是大勢所趨,不是少數人反對就能阻止的。”劉江山沒有說其中的艱難,只是如此說道。
舒城從劉江山話中,也看出了李局長拆子並分的決心!
其實對於拆子並分,舒城也有所耳聞,主要來源是李逸風,李逸風關系之硬,舒城到現在都還不清楚,他能知道其中的事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更何況此次拆子並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拆除泰州第一子公司,而李逸風作為泰州第一子公司的副總,在此次改革中何去何從,顯得極其重要。
這一步棋走好了,往後的仕途,對李逸風來說,至關重要。
所謂一步慢,步步慢,半步快,步步快!
“劉總說的也對,大勢所趨,不是人為能改變的。”趙化衛也點頭道。
這頓飯吃了大約半個小時,隨後,三人又在側屋坐下來喝茶。
“劉總,這是你讓我修改的文章,我給你帶過來了。”這時,舒城從攜帶的小包裡,拿出自己寫好的那篇關於高鐵的文章,遞給劉江山道。
因為趙化衛的存在,舒城並沒有說這篇文章是自己寫給劉江山的,不過舒城也知道,趙化衛只要細心一想,便知道這篇文章是自己寫的,所謂的幫劉江山修改文章,只是掩人耳目罷了。
“哦,看來小舒還蠻快的嘛,這文章我才給你半個月不到呢。”劉江山演戲極好,面色相當平靜,讓人感覺,這篇文章就是劉江山給舒城,讓舒城修改的。
劉江山接過舒城遞來的文章,仔細的看了起來,趙化衛和舒城互相對視一眼,兩人沒有說話,在一邊喝茶,等待劉江山看完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劉江山看的很仔細,大約十五分鐘之後,劉江山才看完,看完之後,劉江山將文章放在茶幾上,道:“不錯,小舒你思路就是不一般,給你一個大綱,居然能寫出這麼一篇文章,的確讓人佩服。”
“劉總你過獎了!”舒城謙虛道。
隨後,劉江山又和舒城討論一些問題,都是文章中的細節方面,舒城發現,劉江山這一次對高鐵的理解,再進一步,看來這段時間對方一直都在不斷的學習。
大約九點左右,兩人終於討論完,趙化衛坐在一側,徹底被兩人的話語震驚了,同時對舒城,也心生佩服。
因為劉江山和舒城討論的東西,很多都是他現今在學習的東西,然而,兩人討論起來,像是隨手拈來,及其熟悉。
隱約間,趙化衛猜測出,為何劉江山如此的重視舒城。
正事辦完之後,在孫經理的帶領下,三人前往浴室泡澡,出來後做了按摩散拿,放鬆一下身心。
三人正準備去六樓吃夜宵的時候,郝宏偉給舒城打來了電話。
“舒哥,工地出事了。”郝宏偉像是習慣了一出事就找舒城,舒城也習慣了。
“怎麼回事。”舒城問道。
“澆築樁基的時候,導管拔不出來了。”郝宏偉道。
“導管拔不出來,今晚是誰值班的?”舒城眉頭一皺,澆築樁基的時候,導管拔不出來,這種事情的確存在,卻很少,舒城立馬想知道,這現場到底是誰值班的。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