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樓之山海志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

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大宋的變遷 異世之神帝修煉系統 紅樓之山海志 明末天下1639 為異界獻上童年 他來自大唐,最猛山賊 炎國軍神傳 大國針灸 我成了海島王 抗日之戰狼 萬界仙蹤之最強帝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從亮劍開始簽到劇綜 秦時韓公子 大唐:慫恿李二造反,被偷聽心聲 李三古堆

過了幾日,薛家一行啟程回金陵,劉玄帶著長隨一直送到通州碼頭上。

“四郎,內閣下制了?”

“是的薛世叔,內閣已經明發天下,授正七品宣議郎,領殿中司侍御史,充任分巡浙東行省杭秀越明溫臺諸州監察御史。”

熟知國朝官場規矩的薛規不由眉頭微微一皺,這官職有些玄機啊。

殿中司侍御史是慣例,意味著劉玄雖然出任地方,但依然是京官身份,這是庶吉士的特權,只要不被貶褫,以後的仕途裡都會有一個相符的京官身份,別的同僚是羨慕不來。

分巡浙東行省秀越明溫臺諸州監察御史,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巡察御史。雖然只有正七品,卻位高權重。首先他是“奉旨代天子巡狩”,地位尊崇;其次,“凡州縣政事得失,軍民利病,皆得直言無避,大事奏裁,小事立斷”,職寬權重。但是責任也重大,“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贓從重論”。

且這份官職也指定了劉玄巡察的範圍,浙東沿海的杭、秀、越、明、溫、臺六州。薛規自有自己的渠道,知道“賢婿”劉玄的任命出自聖上的御筆欽點。即如此,聖上確實有讓劉玄整飭沿海兵備,以治倭亂的意圖。

可是為什麼不加武職,好直接受領兵權?沒兵權如何治倭亂?

薛規是知道的,賢婿劉玄五歲時因其父立大功,有恩旨蔭正九品昭武尉。又十二歲開始上陣殺敵,累積軍功,數轉為從六品忠武使。這些都在左軍都督府裡記得明明白白的。後來為了東華門唱名,鎖廳投試。但他這軍職身份還在啊。

或許是聖上不想刺激某些人。薛規對浙東沿海諸州的倭亂略有耳聞,想必這些訊息應該也傳到聖上耳朵裡了。

想到這裡,薛規眉頭一挑,今上終於開始展露“天威”了。隱忍了近二十年才緩緩亮出不為人知的一面,應該不是一位簡單的主,怕是不好伺候啊。

定了定神,薛規繼續問道,“四郎打算什麼時候赴任?”

“回世叔,我還要投貼進宮,去御前謝恩。再去吏部和門下省領執照和旗牌,需得有個十來日,預計三月初出發。不過我已經定計好了,丫鬟和部分家丁走運河南下,我跟天德、豫春、友德、國勝,還有重明、傳嗣等人,直出北直隸天津鎮海港,乘海船先去金州,在那裡見見我三四年未見的大哥大嫂。再轉乘海船,南下直趨浙東,在餘杭上岸,先去浙東行省布政司投了文書,爾後去上任,巡視地方。”

“走海路?四郎能乘船嗎?”

“僅能不暈船而已。正是我不擅操舟弄帆,所以才要走一遭這海路,好好親身體驗一回。”劉玄笑著答道。

薛規看著滿臉自信的劉玄,聽著他說出的這句話,不由心裡一聲長嘆。自己這位姑爺能中狀元,絕非僥倖之事。“蓋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有非常之功。”太史公此言確實有理啊。

“賢侄此去三吳任職,多有艱辛,我無以相送。此前託了好友在江南蘇州覓到幾位高人巧匠,費了半年時日,方才打造出這麼一把苗刀,贈予賢侄,防身殺賊。”

薛規話剛落音,隨從捧上一方長盒,立在旁邊。薛規推開木盒蓋子,捧出一柄總長五尺的長刀來。刀鞘漆黑,直長微曲。

劉玄恭敬接過刀來,握住約一尺二寸的刀柄,輕輕抽出刀身來。只見刀身居然長三尺八寸,只是稍微帶一點弧度,更接近於直刃,刀尖無比銳利,閃著攝人的寒光。

雙手握住粗厚的刀柄,劉玄後退了十幾步,輕輕地揮動了幾下,又輕輕地搽拭了一下刀刃側翼,無比地鋒利,差點就隔空破了他的手指頭。

“世叔,此刀又名細刀、長刀或千牛刀,因為形如苗禾,所以被軍中稱為苗刀。前周太宗年間盛行,從前唐大刀和儀刀變化而來,兼有刀、槍兩種兵器的長處,且可單、雙手變換使用。臨敵運用時,輾轉連擊、疾速凌歷、身摧刀往、刀隨人轉、勢如破竹,有前唐陌刀之兇猛,卻更輕便好用,步軍率先和陷陣勇士最喜用。”

聽完劉玄的解說,薛規哈哈一笑道:“賢侄,這些道道我卻是不知,我只知此刀是蘇南高人能匠以廣南東省佛山墜子生鋼,加以灌鋼炒煉法,歷經數十天的澆淋疊打方得。成刀後工匠試過刀,重疊六口開膛的生豬,可一刀劈為兩截。”

劉玄小心地將刀身收回刀鞘裡,雙手接過此刀,遞給了身邊的徐天德,然後躬身拱手,肅色行禮道:“多謝世叔贈刀!”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