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的酒還沒有經過蒸餾,倒也算不得烈,平平淡淡的,像揚帆這樣一口氣連幹七八瓶啤酒都不在話下的酒鬼來說,舌尖上依稀能夠感覺到酒精的存在,卻不是那麼的強烈。
眾人手中的酒杯朝天,周圍的屏風之後就閃出來數十個曼妙的身影,款款地將眾人的酒杯重新滿上。
醉仙樓也算是高檔的消費場所了,這種倒酒的小事有婢女代勞,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待到婢女退下,方才第一個站出來給王爺敬酒的李安又站了出來:“這第二杯嘛,自然是敬給我們幷州的巡察使,楊帆,楊大人。”
“楊帆人智勇雙全,英雄虎膽,獨自一人去城外求援,倒是讓我們這些人汗顏,自古英雄出少年,楊大人就是少年英雄。”
李安似乎說得口幹,頓了一頓,眼睛朝旁邊一撇,“拿上來。”
“什麼?”就在楊帆詫異的時候,一塊巨大的匾額模樣的大家夥被兩個壯漢從旁邊端了出來,上面蓋著厚厚的紅布。
“楊大人,請看。”
李安快步地走到兩個大漢的前面,右手端著酒杯子,左手拉著紅布的一角,口中輕聲斥一聲,鑲刻有“英雄少年”這四個燙金大字的匾額驟地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李安也是十分滿意楊帆的表情,有些得意地說道:“大人,這是數十個工匠,用上等的烏檀木連夜雕刻而成,上面的字跡與木板的接合處也是用黃金包裹,數十年都不會腐爛,也只有像楊大人這樣的英雄,才能配得上這四個字。”
“匾……匾額?”
匾額對於楊帆來說也很是熟悉,它是將流傳中的辭賦詩文、書法篆刻、建築藝術融為一體,集字、印、雕、色的大成,以其凝練的詩文、精湛的書法、深遠的寓意、指點江山,評述人物。
而現在這些商賈敬獻給自己的匾額,無疑就是人物評述了。一個人為官為商,走到了最後,那這匾額就是他人生最好的見證了。
那些縣令大堂之上不都是掛著“明鏡高懸”之類的匾額嗎?
歷史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只要有心人藉著這些匾額將一個人的生平事跡編造成故事,那流芳百世,或是遺臭萬年,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讀書為名,做官也為了名,匾額就是名的最好見證。
“這可是幷州百姓的一片心意,依照本王看來,你就收下。”南宮繼看著楊帆傻傻的樣子,還以為他是被這突如其來的驚喜給嚇到了。
自己當時被幷州百姓送了這麼一塊匾額的時候,不也是這麼呆若木雞的模樣?
當下也是輕輕地夾了一口菜放入嘴中細細咀嚼,而眼睛卻仍是饒有興致地盯看著楊帆。
楊帆正了正顏色,環視了廳中的商賈道:“既然王爺也是如是說,那再推辭未免顯得小家子氣了。這匾,收了。”
“謝大人。”楊帆的話也給李安吃了顆定心丸,指著自己背後的兩個大漢道,“你們兩個,把這塊匾額送到楊大人府上。”
“莫急,莫急。”南宮繼這時候開口說道,“本王還有事情要說。”
“是,請王爺吩咐。”眾人不敢造次,低著頭齊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