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瓶兒見狀,也不敢託大,和武植一起翻身下馬來,在潘金蓮面前做了個更深的萬福禮,以示恭謙,而後回道:
“金蓮姊姊!”
她年紀比潘金蓮要大三歲,所以潘金蓮叫她姐姐,是出於禮貌。
可入門後,按照禮法,潘金蓮是正妻,她算妾室,理應尊她為長,所以喚她姊姊。
兩人各論各的,倒是顯得一派和諧。
潘金蓮見她姿態放得低,心中頗喜,連忙扶起李瓶兒,嬌笑道:
“太好了,日後有瓶兒姐姐作陪,相公不在時,奴家也算有個能說體己話的人了。”
李瓶兒美眸微閃,含笑點頭。
兩朵嬌花各有千秋,一朵嬌豔,一朵妖冶。
各蘊風情。
不過兩雙美眸對視間,倒沒有看起來這般和諧美滿。
潘金蓮心中有些自卑,憑外貌她不輸,但論出身,那可就真算是一貧如洗了。
她出身奴籍,家世寒酸凋敝,門楣無光,嫁給武植時還是個丫鬟身份,所以她底氣不足。
反觀李瓶兒,出身莊主之女,且如今身價不菲,錢財之盛比肩大戶,經營的花雕酒生意紅火,手下還有百餘口子夥計家僕。
她如何能比?
心中雖不願自己的領地被她人踏足,不過潘金蓮也聰慧,知道自己一切所得皆依仗武植,便是心中再不願,也不敢在武植面前甩臉。
如今武植要納這李瓶兒進門,她只得含笑相迎,絲毫不敢懈怠。
什麼撒潑打滾那更是不必說,她只要這樣做了,那她在武植心裡的地位立馬就會下降一大半。
念及此處,潘金蓮想起近日張娘子來上門做客時給自己的建議:
“大郎錢權皆備,日後身邊定鶯鶯燕燕成群,金蓮你可得早做準備,需得在後院建起自己勢力,男人納妾不打緊,關鍵是納誰!納的人是否願意以你為尊!”
潘金蓮如今見李瓶兒進門,立刻覺得張娘子說得有道理,尋思道:
“如今我還未懷上大郎的一兒半女,地位不穩,現在他開始納美妾進門,也該提前為自己多打算打算了。
張娘子說她有個表妹,倒是個知書達理之女,趕明年開春我就讓她帶來給我看看,要是品行過關,我就撮合大郎納下她,對了還有魏禾那丫頭。”
潘金蓮想到這,心裡有了主意,臉上笑意更盛,提起的心放下許多。
另一邊。
李瓶兒心中也難免有些惴惴,作為女人,她怎麼會揣測不出潘金蓮的心思?
換做是她,她也不願自己相親相愛的丈夫與別的女人有瓜葛,而且這潘金蓮還是和武植從走街串巷販餅一路走過來的。
武植最低谷的時候,也是她默默陪在身邊,一路至此,可想而知她在武植心裡的地位究竟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