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立刻上前兩步。“回娘娘,民女姓宋,名芳菲。”
與此同時,便有人再旁邊介紹起她的出身情況,在聽到宮人們提及到江南宋家時,宋芳菲忍不住露出了一抹得意的笑容。來之前,她爹早就跟她說過了,他已經替自己打通了一切關節,自己一定可以順利留下來的,只不過她並不僅僅是滿足於此,她想要的,是得到那頂玉如意。
王姝也覺得這個小姑娘挺不錯的,首先長相真的沒話說,其次是出身好,出身好的妃嬪在宮裡哪怕不受寵,底氣也比一般人足,因為只要她們不作大死,就沒人敢找她們的麻煩。
最關鍵的是,這個女孩子雖然看著有些嬌氣,不過她的眼裡透露著明顯的野心,她的眼神非常地咄咄逼人,彷彿下一刻就要將你取而代之。
對於這樣有“上進心”的女孩子,王姝是再歡迎不過了。
所以她張嘴就誇獎道:“果然江南女子的樣貌就是這麼精緻,就連名字也這麼動人,你的芳菲可是人間四月芳菲盡的芳菲?”
宋芳菲沒有想到,這個看上去毫無優點的姒貴妃竟然還會詩詞,她掩飾不住眼中的驚訝,回答:“回娘娘,正是這二字。”
梅妃也是露出驚訝地表情:“沒想到姒貴妃也喜歡這首詞?”
這話說的很有技巧,不說你識字,而是問你也喜歡。
王姝謙虛地說:“本宮哪裡懂這些,是上次聽皇上無意間唸了一句,因此就記在心上了。”
聽她這麼說,宋芳菲流露出了釋然的表情,而梅妃則是似笑非笑地看著王姝,擺明是不相信的。
王姝也懶得再解釋,有些事情說得太多就太不自然了。主要是她兌換了中華好詩詞這個技能,有些詩句就不由自主地出現在腦海裡,她順嘴便說出來了。
她轉了話題去問宋芳菲:“你今年多大了?”
對方回答:“回娘娘,十六。”
“可有什麼才藝。”
宋芳菲故作謙虛,但是想要炫耀的慾望都快從眼梢流露出來了,“民女早些年曾跟隨白露大師學習舞藝,如今略有小成。”
白露是名震四方的舞蹈大家,她並不是本國人,現在正在四處遊歷,很少有人能夠找到她的行蹤。據說她的舞千金難求,沒想到宋芳菲竟然有幸能跟隨白露大師學習?
一聽到白露的名號,皇後和梅妃都露出了驚嘆的目光,“據說白露大師行蹤不定,且一舞難求,你竟然能夠隨她學習,想必也是有過人之處吧。”
“皇後娘娘贊謬了。”能得到皇後娘將的肯定,宋芳菲激動地當即臉頰都泛起了紅暈,她強忍著激動說:“師父的舞藝,民女連一成都為學到,不敢自詡有什麼過人之處。”
王姝接話道:“有沒有過人之處,等日後咱們就能見識到了。”
這句話無疑是間接表明了態度。
既然宋芳菲都把白露大師的名號搬出來了,再加上她身後的宋家,宋芳菲能夠留下來那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宋芳菲眼中一喜,正準備跪著謝恩,她又聽見姒貴妃說;“我看這宋史著實不錯,再加上又會舞蹈,好像現在咱們這些姐妹裡還沒有一個擅長舞蹈的吧?”
皇後接話道:“的確是沒有。”
“那……”王姝用討論的語氣跟皇後說:“要不然就……”
皇後微微頷首,說道:“既然本宮交給妹妹來做了,那就由妹妹來決定吧,這也是皇上的意思。”
王姝點了點頭,她要的就是皇後這句話,“那就賞宋氏一對荷包吧。”
此話一出,眾人心中自有考量。這荷包和如意一共只有三對,其中有兩對那肯定是要給皇後的庶妹和梅妃的堂妹的,也就是說只剩下一隻的名額,而姒貴妃開場就把荷包給了宋芳菲,難不成宋芳菲是姒貴妃的人?
還是說姒貴妃準備站隊了?
因為荷包一送,剩下的可只有一隻玉如意和一對荷包了。
不過很快,大家發現自己想錯了。
作者有話要說: 寫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了自己寫萌妹子時的生活了哈哈哈
等下晚上放個防盜章了,大家注意別買錯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