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是,是本神燈下黑了。”宋時點點頭,還是剛剛修行勢力的劃分讓他有些頭腦不清楚了。
“朝廷、儒、道、佛、鬼,這五方掌握了此方世界的修行之門。活著的修行者仍舊是少數的,鬼物有力量的雖然多,卻上不得臺面。”範川最後總結了這麼一句話。
“對了,修行境界幾何?本神如今處於何等境界之上?”
“據屬下所知,修行之道,直至聖人。從煉精開始,至煉氣、煉神三個境界。至於再往後的話,就不是屬下能夠知道的事情了。如今我所接觸過修行實力最強的,就是當年屬下的座師。”
“是何等境界?”
“乃是煉神境界。在陽世之中,已然是難得一見的大儒了。只可惜,唯有一科的緣分,卻再無深交。”說道此處,範川仍舊止不住的惋惜。
這個宋時到是清楚,讀書人經過科舉考試,主持那一科考試的學政官員被稱為學子的座師。每一科錄取多少人,都要去這學政官員處拜謁。前世的時候就是這麼個流程。
“本神是何等境界?”
這個問題就不太好回答了,範川不說話了,似乎是在等待著薛堅說。
愣了有一會兒,看著兩人還不說,宋時笑了:“無妨,多少就是多少,實話實說就是了。”
“以屬下看來,老爺如今的境界應該是煉精後期到巔峰之間,與邙山鬼王差之不多。”
這個狀況宋時已經很滿意了。
畢竟他才不過是兩村土地而已,就已經能夠到了煉精後期了,若是四村土地,一縣土地...執掌一縣的話,或許神位就能夠發生些變化了。到時候就不要在做土地了,做做其他的夜挺好。
“本神還有些關於我們周邊的事情想要請教,還請兩位教我。”
“老爺請講。”
“如今我們這兩河村乃是益州?那是什麼府,什麼縣?縣內有多少的村莊,何人任縣令?”
範川一點頭:“我們身處益州,乃是我大乾朝的西南邊陲。教諭曾經講過,益州有翔平、安懷、陽壽、長清、興本、固宜、阜鄉七府。我們木江縣乃是陽壽府七縣之一。木江縣下轄十三個村子,我們周圍的兩河村、豐邙村、平口村、吉賢村都是木江縣所屬。”
端起茶杯,飲了一口茶,範川露出了一副享受的表情:“木江縣縣令乃是益州當地的舉人,考進士不成,得龍氣庇佑被朝廷封了一縣父母。如今已然是練氣期的修為了。”
“誒?童生、秀才、舉人、進士...按理說,這舉人當是煉神期啊。”
“不不不...”範川趕緊否認。
“境界並非如此劃分,童生、秀才等不過是科舉考試的一個名稱,算是入了儒家之門。至於之後的修行,需要以儒家之法,養浩然之氣。並且在龍氣的支援之下,方才能夠成功修行。所以,就算是那些成名已久的大儒,仍舊離不開天子龍氣的支援。儒與朝廷之間,遠遠要比道佛與朝廷之間的關系密切。”
“儒家要依靠這天子的龍氣方才能夠修行,朝廷則需要儒家的門人弟子來控制天下,是這個意思吧?”
“表面上來說,就是這個意思。在深處的,教諭都沒有講過,屬下自然是無從知曉。”
看著他一臉黔驢技窮的表情,宋時明白了,他肚子裡真的就這點兒貨,算是被自己已經掏的差不多了。
不過,這點兒貨也不少了。
若是沒有這些東西,宋時不知道要花多長時間來認識這方世界,也不知道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夠徹底的認識這些勢力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