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吳三桂在內,全體關寧軍都喝了被明軍投過毒的水卻依然站著,只是有屎憋不住,都這是為了什麼,難道吳桑的菊花患了炎?還是腚眼兒太大兜不住風?其實是因為明軍贈送他的不是毒藥,而是瀉藥。這個鬼主意毫無例外,又是馬進忠出的,可他又為什麼費這麼大的力氣卻只投瀉藥?直接投毒不是更乾脆?其實這個問題馬進忠想得很複雜,負責投毒的明軍既要掠過清軍的探哨之後再施放藥物,更要將投毒的地點與清軍大隊人馬的歇息處保持一段距離。最後要想下毒成功,不但需要技術和速度,還要期望在敵人到來之前你所下毒的小河邊不要有一隻口渴的飛鳥,或者其他畜生。
如果禽獸們這時候不巧因為喝了一口劇毒的水而死在了河邊,那麼這水還有人敢再喝嗎?再如果,有一個人因為喝一口水就‘咣噹’一聲,死那了,其他人還會接著喝嗎?所以老馬覺得,還是向河裡投入海量的瀉藥更加保準兒。這東西只對像吳三桂這樣的大牲口有效,而且還喝完就拉,童叟無欺。
等明軍開始發起攻擊時,很多清兵都已經開始腿腳發軟,有的甚至連刀都拿不起來了。衝上來的馬進忠、李錦的人馬直接而迅速的結果了這樣的清兵。處在後隊的清兵也是被對於這不知道是什麼名堂的毒藥的猜測嚇的三魂不見了七魄。假如是你被對方下了毒,你還不知道是什麼毒,而且解藥還在對方手裡。你是先把他們殺了呢、還是跪下來請對方救救自己呢?
也許有脖子硬的,那就都準備挨刀吧。這個時候一南一北兩支明軍的大部隊,人馬越聚集越多。北面是馬進忠的部隊,這些為關寧軍量身定製的瀉藥使得本應該到來的一場大戰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而且這場屠殺是無論清兵如何精明、擁有多麼豐富的偵查經驗也無法避免的。在這條太原通往忻州的官道上,距離太原四十里距離內的所有水源都有大明的錦衣衛在控制,隨時準備下藥迎接北方來客。
無論是馬進忠還是李錦的部隊面對這支令他們苦大仇深的關寧軍都沒有任何仁慈之心。李錦本人更是衝鋒在最前頭,手中的闖王刀早已不知砍了多少人。面對十萬雄兵的辣手,處於混亂和驚恐之中的關寧軍被殺的血肉橫飛、屎尿橫流。明軍就像狂風席捲著落葉,而且這落葉還散發著的臭氣。清軍在面對屠刀落下的時候恐怕並沒有什麼不甘的心情,這時他們滿腦子裡也許只有一個問題——廁所到底特麼在哪啊?
廁所在哪兒?李錦是不會回答這個無聊的問題的,累積了十年的仇恨在此時盡情的爆發著,他在用自己對吳三桂的那刻骨的仇,擊碎著敵人的骨;他在以那把噴火的戰刀灼噬著仇敵的肉。這一刻沒有憐憫,只有天道迴圈。當手拿屠刀的人換成了死敵,而自己變回了被凌虐的羔羊時。輪迴的覺悟終於驚醒了吳三桂迷醉的眼,只是他早已經錯過了救贖自己的最後時機。
“弟兄們,不要怕,當初我們以這些兵馬,面對李自成二十萬兵力的時候,都擊敗了他們。而今天,明軍尚且不足當年那些起義軍的半數,他們連起義軍都打不過,今天憑什麼能夠取得與我們的勝利?英親王馬上就會派兵支援我們,弟兄們給我殺呀!”不管阿濟格到底會不會來,吳三桂望梅止渴般的鼓動都是有效的。
關寧軍從最初的驚恐中找回了自信,他們想像當年擊敗起義軍那樣擊敗面前的這支明軍。然而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支所謂的明軍,正是當年被他們擊敗過的那支大順軍。而且巧合的是,除了吳三桂此時再沒有山海關諸城作為屏障外,明軍對他兩面夾擊的形勢同山海關大戰之時如出一轍。就連兩方人馬的數量都於當年差不太多,李自成當年抵達山海關要挾吳三桂時,帶去了七萬左右的主力騎兵,唐通出一片石圍堵吳三桂的是萬餘明軍降兵,而吳三桂的關寧軍人數在五萬左右。
硝煙之中,兩軍許多將士的目光都被一位將領的極特殊的舉動吸引住了。那是李錦,他懷著既欣喜亦悲愴的心情,胸口起伏不定,滿腔熱血上湧。是的,這是他的復仇,天地間的復仇。當李錦重新升起了大順軍的戰旗和李闖王的大纛旗之後,這一場戰鬥便完全演化成了一場宗教儀式。一萬多名大順軍老戰士凝望著曾經的戰旗,彷彿回到了當年那些替天行道的崢嶸歲月。
“真是晦氣,這支明軍居然是大順軍的老部隊,能有資格舉起李闖王大纛旗的,一定是李過了。”吳三桂終於認清了自己面前的敵人,然而敵人卻沒有留給他更多時間去思考。明軍一面由李錦忠貞營作為主力對吳三桂發起猛攻,一面由馬進忠堵住吳三桂的退路,令其不能回頭。而當年的山海關之戰,正是李自成出兵與吳三桂接戰,唐通從一片石出關堵住吳三桂的退往關外的道路。不同的是當年一片石外,夜襲唐通的滿八旗,如今連個影子都沒有。
吳三桂下達了反攻的命令,雖然他們都已經知道了對面的敵人是誰,重燃鬥志的關寧軍依然開始向對面的李錦部發起反衝鋒。如果不是李錦立起了大順軍的戰旗,吳三桂其實是準備突破馬進忠的防線的。然而大順軍和李自成的這面戰旗對他來說,也同樣意味著深深的仇恨,所以吳三桂和關寧軍同樣義無反顧的向這面戰旗發起了衝鋒。
明軍中,手拿闖王刀的李錦衝鋒在最前面,在他的左右兩邊是萬餘大順軍老兵,各個都是歷經無數場戰鬥存活下來的精英。緊跟在李錦身後的那些隊伍是雖無實戰經驗,卻已經成軍數年的數萬戰士。前鋒的大順軍老兵人手一柄斬馬刀,還有一面盾牌。很驚奇幾十斤重的刀外加十幾斤重的盾牌,他們居然都拿得動。他們身後的明軍戰士既然已經練兵多年,其戰鬥力自然也不能小覷,他們一邊衝鋒一邊釋放的弓箭給關寧鐵騎的後隊人馬帶來的傷害,甚至超過了前鋒老兵手中的斬馬刀。
(本章完)
喜歡南明偉業請大家收藏:()南明偉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