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也都心知肚明,朱四為胡登選專門設定的從二品馬步軍槍棒總教習,更多的是一種勳職的過度,日後加封祿位是遲早的事情。有了胡登選的例子,董樵和僧常從布衣晉升為士大夫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為什麼朱四會想要晉封他們為文官呢?這還是和世風依舊重文輕武有關。董樵作為一代傑出文人,朱四如果加封他武職,顯然不會起到太多嘉獎的效果,這一課是他從當初匆忙加封傅山先生武職所得到的經驗。總結傅山從此再不能走入文官群體的教訓,如果朱四加封這些名士為文官,而後在由其文官任上暫領武職,品級雖然一樣,年俸也一樣,可意義和效果定會決然不同。
有了這個想法後,朱四便問僧常和尚:“大和尚可否原意還俗?”僧常和尚唱了句佛號說道:“阿彌陀佛,貧僧入了釋門,卻造了許多殺業,已是罪過,即使墮入阿鼻地獄也難贖此罪,還怎敢還俗?”朱四心道:“嗨,好一個痴漢啊,不還俗,繼續製造殺業還不是讓釋門蒙塵。”不過朱四怎可能說破,僧人也好、常人也罷,就讓僧常大和尚一生在僧與常之間遊走吧。這顯然是他人生的自由,是執念也好,是菩提心也罷,自有後來人評論。然而這樣的並未寫入明史的一個和尚,卻是真正一位偉丈夫、明末的俊傑。他對漢家的光復之志,為國為民的高尚情懷是誰也不能抹煞的。
朱四也還以佛禮,雙掌合十對僧常鞠了一躬道:“朕代表億萬大明百姓謝過大和尚捨己為人的宏願,此後未盡事業,朕與眾卿及大和尚一同擔當。只要漢家能夠重興,哪怕墮入阿鼻地獄,朕也同樣在所不惜。”話雖然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王船山、顧亭林二位卻並不好出面幫朱四解釋。皇上說要下地獄,群臣都傻愣愣的叫好,那不是有病嗎?你得上前假模假樣的往回拉一把啊。演技好的最好能擦點兒辣椒水哭一鼻子。可如今這二位大佬兒顯然已經可以代表整個儒家主流的精神了,皇帝說一兩句可以,他們二位如果冒頭往回拉,很可能會引起儒家與釋家的誤會。皇上為了國家大業說不怕殺人太多下地獄,兩位儒家代表正兒八經的告訴皇上:‘沒事兒,你是不可能下地獄滴,地獄是佛家的專有名詞,你若不信佛,大概便不會去地獄’之類的屁話。那不是擺明了代表儒家在和佛家作對麼?更何況論語中有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雖然人家孔夫子講的是治國的為政之道,而非兵道。可這些話卻被許多抱殘守缺的老夫子們會意錯了許多年,一直以此為精神奉勸歷代帝王偃武習文,直至宋代以後被南蠻北夷各種欺負,仍死不悔改。
殊不知孔孟之道絕非一味地摒棄武力,否則孔夫子當初就不該殺掉少正卯,而是該溫情的找到少正卯和他商量說‘你這人不該巧言令色,不該用歪理邪說誆騙我的學生,你要乖!不要淘氣好不好?’所以儒家所支援的戰爭都是為正義而戰!所以孟子才不無憎恨地說春秋無義戰。
什麼是大儒,大儒就是凡事不選貴的,只做對的。決不能處處授人口實,一點言行上小小的瑕疵就會讓一世英名毀於一旦。這二位代表的可不僅僅是英明而已,還代表他們各自的學說呢。就像朱熹那樣,最後英明掃地,若不是碰到了太祖和成祖非要認他是一家子,後世人指不定從明朝就已經開始罵他了,祭壇上的冷豬頭哪還會有他的份兒?
王船山顧亭林二人雖有心幫腔,卻不好開口,只好雙雙把目光投向吳貞毓還有何文端。已經身為應天巡撫的吳貞毓自然是朝中分量極重的人物了,何文端當然更是如此。他二人互相也溝通了一下眼神,便雙雙出班,先是何文端奏道:“聖上,臣有一言。”朱四等的就是幫自己溜縫的人,有何文端站出來他當然樂見了,揮手說道:“何卿請講。”何文端表情肅穆,字句鏗鏘的說道:“聖上乃大明皇帝,皇者,煌也;盛德煌煌,無所不照。帝者,乾也,能行天道,事天審帝,故稱皇帝。我大明君臣為恢復祖宗江山社稷,存續漢家文明而反擊韃虜,何罪之有?倘若無罪,又因何墮入地獄?”
好啊,說的朱四心裡那個美呀,誰不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小孩子打架還要爭個道理呢,就算是錯了還得讓大人幫著自己辯白呢,辯白不過就讓大人幫著自己打嘍。何況這口號叫做扯起杏黃旗來‘替天行道’啊,還是兩個王朝之間你死我活的爭奪戰。說實在的,這種情況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哪裡有什麼道理可言?誰最後贏了誰才是有道理的。
可顯然大明的朝堂裡不可能這麼想,有了輿論的高度讚揚和肯定,朱四都已經有一種成為正義化身的感覺了。何文端不但是在為朱四解釋,也是在幫僧常這樣的人解釋。眾臣也都齊齊聲稱複議,朱四的正義化身已經被大眾認可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光有一個人這麼提倡恐怕少了點兒底氣兒,便有吳貞毓又說道:“萬歲,臣也有一言。”朱四更高興了,又道:“吳卿請講。”畢竟吳貞毓雖是自己的寵臣,卻不是姻親,由他唱讚歌會讓群臣覺得立場更加客觀。吳貞毓連動作都幾乎是何文端的翻版,只是語言不同。“萬歲五年功績,便能再定乾坤,帝王代天罰罪,挽狂瀾於即倒,扶社稷之將傾。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盛德仁心實乃吾輩楷模,文治武功足以垂範後世。有大明今日之中興,臣等當為聖上賀!”眾臣又齊聲唱道:“臣等當為聖上賀!”
齊活了,有了這一番定義,以後朱四再殺人就可以記在老天爺的賬單兒上了。代天罰罪呀,可不是開玩笑的!有什麼豐功偉績自己領受就好了。皇上能當到這個份兒上,朱四差不多可以自稱‘十全老人’了吧?雖然在他這個歲數自稱老人還太早了點兒,不過這麼偉岸的一個形象還是可以把好稱呼都提前預熱一下的嘛。
朱四和僧常身上的負罪感以及小尷尬都完美的解決了,那麼剩下的事情就該給僧常和董樵封官兒了。不過該封僧常一個什麼官職還是很叫朱四費了一番腦筋的。他仔細斟酌後,只好從和尚能在朝中所做的職位當中選取了。“朕想讓大和尚任職禮部僧錄司副印,不知大和尚意下如何啊?禮部僧錄司掌管天下僧眾,正印乃是一代高僧弘智大師,大和尚如領受副印,已經是屈尊了。”
好在對於平衡一道,朱四早已信手拈來了。這句話聽著很溫暖,實則根本沒有給僧常留什麼餘地,僧常不領受,便是嫌官兒太低,領受了便是皆大歡喜,大家鼓掌慶賀一番罷料。僧常心道:“這皇帝真是不一般啊,和尚我根本就沒打算在朝中任職,可皇帝又沒說不讓我做和尚的本職工作呀。這職位怕是必須得幹,日後拎著月牙鏟殺人的時候也還能少了些負罪感不是?嗨,權當只是副業搞創收吧。
本站重要通知請使用本站的免費小說app,無廣告、破防盜版、更新快,會員同步書架,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gegegengxin (按住三秒複製) 下載免費閱讀器!!
喜歡南明偉業請大家收藏:()南明偉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