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都市言情 > 南明偉業 > 第324章 收復南京之戰(7)

第324章 收復南京之戰(7)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音樂系導演 國民嬌寵:男神愛撩鬼 圖清 跑男之純情巨星 桃源鄉村小神醫 萌寶1V1:爹地你出局了 重生之財運人生 戰神小農民 異能神醫在都市 玄帝歸來當大佬 神醫農夫(神醫小農民) 我隨手寫出青花瓷被妹妹直播曝光 絕世神醫 天降財婿 開局繼承一家公司 風投:我能預知未來 龍婿歸來 這個導演很正經 萬界神坑聊天群 狂龍棄少

他們猜對了,面對這樣的局勢只有崇禎看不透,除了他,也許全天下的人都猜得到,包括錦州城上的普通一兵。所以在不多日以後,錦州外城的蒙古守軍便全體投降了。可崇禎偏偏先後兩次又將大明的十八萬精銳緊趕慢趕的給清軍送了來,買一送二,拿最後的主力,三關五省,共八總兵的全部實力來給皇太極做了賀禮。

松錦大戰,十三萬明軍最終戰損十萬,大明從此再也無力剿滅關內義軍,更無力阻擋滿洲騎兵的鐵蹄。崇禎帝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他不知道袁崇煥為什麼當初放棄錦州而選擇在寧遠築城,殺了袁崇煥自然也沒人告訴他當初放棄錦州的理由。由著他率性妄為,在錦州連城數座,最後被皇太極各個擊破。如果袁督師尚在絕不會這麼做,況且就算做了,也未必輸的如此之慘。在一片孤城的四周搞那麼大的排場......算了,還是回到這南京城吧,看一看相同的遭遇是如何翻轉過來,落在清軍頭上的。

再來說東北方向的觀音門、堯化門、仙鶴門吧,這三門的守軍已經是如今清軍在外郭城建制最為完整的部隊了,從開戰時起,明軍就從來沒有攻打過這三門。守軍連同預備隊有全員的5300人,卻因為明軍在金川河以東紮了營,後又佔領了神烈山,而這金川河與神烈山之間又有玄武湖在阻隔。

如此看來,這支清軍要想退回內城,就只有兩條路,一條是退往玄武湖北面的內城神策門、一條是玄武湖南與神烈山之間的太平門。這兩門如今都已經有大量的明軍在外包圍駐紮著,一時間令那外郭三門的清軍很難選擇。您可能要問了,那為什麼不往城外逃跑呢,到時候荒郊野地的,往哪個方向跑不都可以嗎?可您也再想想,這五千多清軍真要是孤軍深入敵後,北有長江,南是敵國,就算逃出去了能活的下來嗎?要是再有明軍追殺的話,這幾千人的力量根本就不夠人家一頓大棒子削的,給養也無處解決,所以他們只有冒險在兩條路中選擇一條。

總管南京漢軍及綠旗兵的提督江南總兵官張大猷,此時因為之前來此地巡城被困到了這支外郭三門的清軍行列中,這也是這支清軍沒有開小差的一大原因。張大猷自然便成了這支清軍的最高長官。分析過後他覺得神策門更為兇險,那裡地處平原,一旦被明軍盯梢後,明軍則更容易調動起來追殺和包圍他們。此地又離長江很近,江上更不知有多少明軍。

而最關鍵的是,那神策門比太平門多了一道護城河啊,他們這些人就算能夠衝破明軍的阻隔,要想擁擠著越過那護城河進入城內,在這道橋上的擁擠和身後明軍的追殺,也將令他們九死一生。明軍會看著你、送著你走嗎?當然不會,他們會追著你、砍著你跑。

選擇太平門的最大理由就是太平門沒有護城河,而且門內就是皇城和小校場,利於清軍出城支援。謀定之後,張大猷率領著清軍即刻出發,退往內城。可令他不太滿意的是,這南京城乃依山環水而建,郭城更像是個菱形,北面是觀音門,南面是夾崗門和上方門,東為麒麟門,城西面至城北面的觀音門以外都是長江。郭城最西面與最北面觀音門這段城牆成一條直線、還有城東麒麟門到城南夾崗門這段直線,大體兩條直線平行,最終形成了南京郭城的形狀。可內城的東城牆——確切的說是東北城牆,正好位於南京的西與北、南與東所畫出的菱形的核心位置。也就是他們要走過一半的南京才會到得內城的太平門。南京的另一頭,城南到城西的這段郭城內有數條由內城牆延伸到郭城牆的橫向的湖泊,城北的明軍跨不過來,而清軍卻可以由西郭城到內城來去自如。

這舉世公認的世界第一大城池,構思之巧妙,設計之驚絕由此可見一斑。不怪後人稱南京城為南斗星北斗星組成,每個城門都上應星斗,八方地理都薈萃於此,天上群辰皆拱耀其中啊。這虎踞龍盤的南京內局上首先來說,就像一幅八卦圖,內城的陽魚中有玄武湖的陰眼,東北郭城的陰魚中有神烈山為陽眼。

宮城坐北朝南在神烈山之側,左靠著的神烈山為青龍,還有秦淮河同兩山並一川,這一川最後又合入長江,真是福壽綿綿啊。宮城的北面背靠的是玄武湖,朱雀之向為南郭城,明堂廣闊。另外南京更是前有聚寶山後有雞鳴山,左有鐘山明末嘉靖以後稱為神烈山)右有清涼山,四山將連成南京勾畫出十字線,正好形成堪輿中所謂的十道天心。

話頭說起來了咱們今天就簡單的聊一下南京的風水,首先說南京這個幾乎堪稱完美的內局,可為什麼這風水已經幾乎完美了,太祖駕崩後,遜帝朱允炆卻不出數年便丟掉了皇位呢?天下大勢咱不去管,天命誰屬我不知道。現在只說這南京風水。

當年大明開國以前所有在南京建都的朝代都把皇宮建在了玄武湖之陽,南京城的中線上,結果是一條長江巨龍瞬間便吞噬了玄武湖之水,以至於幾乎每個朝代都只傳了一代就被滅亡了。明初第一堪輿家劉伯溫發現了各種緣由,他發現了在長江的龍氣衝擊下,唯一可以阻留住這龍氣的就只有鐘山神烈山)了。美中不足的是當時的玄武湖非常大,比現今大出來的那一塊兒被叫做燕雀湖,這湖泊甚至已將南京內城與鐘山阻隔開來,使得青龍之山難以環抱,白虎長江卻已探頭,這就算是一個風水破局了。

可是劉伯溫與鐵冠道人此人據說是劉伯溫的師傅)計上心來,填了一部分玄武湖為皇城的後半部分,這樣恰恰使得玄武湖與神烈山成為了八卦圖中的陰眼和陽眼,又使得皇城可以部分依靠在神烈山之南麓、南京城之東,形成青龍環抱之勢。世人有這樣一個說法,居南不居北,居東不居西。因為北宅陰氣重,而西方主殺伐,所以太祖皇帝也想把皇宮建在東邊。這樣選宮址也是根據風水學的理論進行的。環抱宮城的鐘山就像是一條龍,而龍頭則正在燕雀湖的位置,所以為了佔據龍頭,燕雀湖就必須要填上。

喜歡南明偉業請大家收藏:()南明偉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重生鑑寶大師 都市無敵至尊兵王 鄉村有個妖孽小仙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