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六,林家正式搬入新房。
前兩日新房便完工了,初六是林作頭特地幫忙挑選的吉日,宜搬遷。
這一日還要請親友來,幫忙暖房,也是沾沾喜氣。
當地風俗,上樑和暖房宴擇一大辦,林家上樑時候大擺宴席,暖房宴便從簡。
只邀請了老林家、任家、譚老爺子和唐盛,正好三桌酒席。
林善行今日恰逢小考,便沒讓他回來。
不過他前一日去同塵裡,帶了兩幅他畫的山水畫,任芸收到後,便掛在了堂屋兩側。
林善行的畫風應該是屬於意境派,僅寥寥數筆,便勾勒出了遠山近水飛燕孤舟。任芸不是很懂國畫,但也覺得這畫頗有大師風範。
雖然今日說是搬家,但林家人其實也沒多少東西可搬,不過就是各自的衣物和生活用品,還有鍋碗瓢盆和幾樣農具。至於傢俱,也就是那套新買的桌凳、洗澡桶和水桶之類的,前一日便提前搬了進去。
之前家裡那些個破爛得沒眼看的衣服鞋襪,趁這次整理搬家,任芸都給收拾出來扔掉了。
還有床上的破爛被子床單,除了後來新買的幾套,其他的任芸也準備扔掉的,但楊大桃捨不得,說可以撕碎了當抹布用,任芸便也隨她了。
新房裡面,其實也沒添置什麼傢俱,也就書房裡添了書架和幾張書桌。
至於其他傢俱,倒不任芸捨不得添置,而是她在等著林善行給她打造新式傢俱。
床是土炕,不用打造了,其他諸如衣櫃、衣撐,床頭櫃之類的,任芸都畫出了圖紙,讓林善言試著做出來。
那些個新式樣的圖紙,看得林善言眼睛都亮了,直誇自家後孃奇思妙想。
連譚老爺子也引起了興趣,尤其是那個所謂的組合衣櫃,裡面劃分成了好幾個區域。上方的空格留著放被褥,中間留了三個大空格,分別放春秋裝、夏裝和冬裝。每個空格上方橫一根細圓木條,衣裳由衣撐撐住,再掛在木條上,如此,衣裳便不似摺疊放置時那般有褶皺了。
不僅掛衣裳的有單獨區域,連鞋子也有專門的小空格,另外還有幾個抽屜,可以用來放置貼身衣襪。
整個衣櫃劃分分明,簡潔明瞭,功能性極強。
譚老爺子看得暗暗咋舌,沒想到林夫人一個婦道人家,居然還能有這等出奇的頭腦。他做木工幾十年,都沒想到過衣櫃還能做成這般模樣。
任芸原本想著,或許其他幾個小的比較習慣老式傢俱,於是便讓他們自己選擇。結果幾個小的都想要那新式傢俱,於是新房房間裡都暫時空著了。
一大早,林老太便帶著徐氏和林小蕎來幫忙了,沒多久,二房的三個孩子也過來了。
因為只有三桌,沒必要請包廚,任芸便準備自己掌廚了。
在幾個小的強烈央求下,任芸往選單裡新增了醋溜肥腸,糖醋排骨,還有林善舉最愛的酸菜燒兔肉。
還有上次上樑宴裡面的油炸小魚乾,幾個小的也甚是回味。但是那次的小雜魚是任芸偶然間看見有人賣的,這玩意兒吃的人少,所以便宜得很,一桶才幾文錢,任芸便全買了下來。但這次去鎮上採買食材時,任芸再沒看到有哪家賣這個了。
幾個小的於是自告奮勇,要去河灘上撈小魚。
如今天氣熱,下水裡也不用擔心著涼什麼的,任芸叮囑了幾句,便放他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