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狗娘一拍腿:“艾瑪,我都沒臉來問的,這要不是我家老頭子非讓我來問看看,我還真當她扯瞎話來著!”說完又忍不住好奇心,問任芸道:“這雖說她是我兒媳,但嫂子還是多嘴想問問,你咋能看中她的?她這一個棒打都使喚不動的人……”任芸笑笑:“說來嫂子可能不相信,這兩日她可是跟我家裡那幾個小的搶著幹活兒的,為著這事,幾個小的都找我告狀來著。”大狗娘張大嘴巴,滿臉的難以置信:“這、這咋回事兒啊?”這還是她那個懶鬼兒媳麼?莫不是中邪了?卻聽任芸緩緩道:“有些人棒打使喚不動,但有了好處,就能幹得比哪個都起勁兒。不過在我家吃了兩口飯,就能幹勁滿滿的。”“我過不久確實是要僱人幹活兒,嫂子你也知道,村子裡我也沒兩個相熟的人,只要肯好好幹活,我就能用。不過我也同她說明了,若是幹得不好,我也不會再留她的,到時候還望嫂子莫要怪罪我不講情面了。”聽完任芸這番話,大狗娘當即擺手道:“哎喲,這哪兒的話,你能給她個機會,就已經是大大的恩德了,就衝她平常的樣兒,還有哪個敢僱她幹活?她幹不好被趕走自然是她活該,哪能怪著你?放心,嫂子我可不是那般不明事理的人。”“那這事便先這麼定了,到時候具體怎麼安排,我會提前告知你們一下的。”“好好好,那我便放心了,我這就先家去告訴我家老頭子一聲哈。”大狗娘走後,任芸便忙活起了晚飯,一家人吃完飯,任芸簡單地安排了一下明日的事宜,便早早地睡了。次日,一家人踏著晨曦的微光,便坐上了去往縣城的牛車。楊大桃照例留在家中照看小果寶,順便負責看顧一下剁餡兒的活計。其餘幾個小的則都興致高昂地一同往縣城去了,尤其是林善舉,一想到又要開始做生意賺錢了,就鬥志昂揚激動萬分。牛車不疾不徐地到達了和光縣城門口,林家人帶著傢伙什兒下了牛車,熟門熟路地直奔之前橋口的那個攤位。林善舉遠遠望去,高興道:“娘,那個縣太爺說話果真是算數的,您瞧,橋口的那處攤位還空著呢。”任芸笑著點了點頭,堂堂一方父母官,說話自然是得作數的了。一家人來到橋口的攤位,正忙活著收拾傢伙什兒,便聽一旁有人喝道:“哎哎你們可是新來的?這個地兒有主兒了,你們可不能在這兒擺攤,趕緊地收拾走啊!”任芸抬頭一瞧,是一位面生的年輕衙役,瞧著二十出頭的模樣,便笑道:“差爺早,不知差爺說的是哪家佔了這地兒?”“是一家叫胖嫂灌湯包的……哎?”那年輕衙役說著,陡然一瞧眼前的婦人,這體形……
“難不成,你就是那個賣灌湯包的胖嫂?”
周圍有一瞬間的沉默。
任芸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她家的灌湯包啥時候都有名字了,這特麼誰給起的這個名兒?
但是又不得不承認,她確實是胖嫂,又胖又“老”……
“確實是我……”任芸努力撐起一抹笑容,對那年輕衙役道。
話音剛落,那衙役眼睛猛然一亮,聲音都透出幾分激動來:“那嫂子就是那個獻上楊樹枝儲存法的人?”
任芸不動聲色地多打量了這年輕衙役幾眼,也不知他何來的激動。
她淡淡地點點頭:“是我……”
那年輕衙役登時咧嘴笑開了:“哎呀嫂子可謝謝你,你可是我家的恩人!”
不待任芸詢問,他便笑著自己解釋道:“不瞞嫂子,我也是農家人出身,家裡有十幾畝薄田。若不是用了嫂子的楊樹枝儲存法,我家那十幾畝地的麥子可就要徹底泡了湯啦!”
任芸剛想謙虛幾句,一旁便傳來張大的聲音:“趙九,你怎的還在這兒?”
瞧見了任芸,張大臉上帶了幾分笑意道:“喲,老闆娘,今兒個總算重新開攤啦?你再不來開攤,那些個老主顧可都要饞死了。”
“差爺說笑了,待會兒包子出籠,差爺們可務必來賞臉捧場。”
“那是肯定的,等巡邏結束,哥幾個肯定來給你捧場!”張大笑道。
趙九連忙插嘴道:“好,那待會兒可要由我來請客,權當我照顧嫂子的生意了。”
“既然你小子上趕著要請客,那哥哥們可就不同你客氣了。”張大同趙九,又對任芸笑道,“他自從知曉那楊樹枝儲存法是老闆娘獻上的,就一直守著你來哩,說要當面感謝一番。”
任芸連忙一臉謙虛道:“差爺真是太客氣了,獻法子本是我應該做的,而且縣令大人賞也賞過了,哪裡還值當差爺特地來道謝。”
“老闆娘就別謙虛了,如今可有不少人聽過小福村林任氏的名聲,對你心存感激呢。”張大說著又對趙九道,“好了,老闆娘正忙著呢,咱就別耽誤老闆娘時間了,回頭巡邏完趕緊來吃灌湯包。”
趙九自然連連答應,於是二人同任芸打了個招呼,便巡邏去了。
兩個衙役前腳剛走,四周便湧來了不少人,忙不迭地在攤位前排起了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老闆娘,你可算是開攤兒啦!我可等了好久了,天天路過這邊都要特地來瞅一眼!”
“可不是,家裡那倆小子就愛吃這灌湯包,非讓我買,都鬧了我好多天了!”
“嘿嘿我這兒可是趕巧了,聽聞這灌湯包好吃卻還沒吃過,沒成想今兒正好趕上了!”
任芸連忙對排隊的人打招呼道:“對不住啊各位,這攤位還沒來得及佈置好,可得過一會兒頭一批灌湯包才能出籠呢。”
“沒事兒,老闆娘你忙你的,我等著就是。”
“都等了那麼多天了,也不差這麼一會兒工夫。”
“以前排那麼長隊我都等過的,等這一會兒算個啥?”
眼看著排隊的人越來越多,任芸忙對林善舉道:“書院那邊的攤位暫時先不開了,兩個鍋都在這邊架起來,把這批客人接待完再說。”
事實證明任芸的判斷是對的,等頭一批小籠包開始出籠,排隊的客人就沒有斷過,而且好多客人都是兩三籠地買了帶回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