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君原來只打算透過七寶首飾來拉近跟馬老之間的關係,然後透過馬老把自己的名字上達天聽。
可是最近得到的一個訊息,讓梅君改變了這個想法,因為他發現了一個更加得力的人選“劉大姐”。
這“劉大姐”可不是普通的大姐,而是一位老人家的大姐,對老人家有救命之恩。
據說是在戰爭時期,還是小青年的老人家在一次戰鬥中負傷,被安排在堡壘戶劉大姐家養傷。
後來敵人根據蛛絲馬跡找到了老人家養傷的村莊,逼迫村民交出傷員。
為了保護老人家,劉大姐讓自己的丈夫裝成傷員引開了敵人,自己卻不幸遇難。
而後老人家一直在劉大姐家的地窖中養傷,幾次遇見危險都是靠劉大姐機智的化解了。
一直到老人家傷愈歸隊,才離開了劉大姐家,等勝利以後老人家幾次親自去尋找劉大姐,卻發現那個村子都被鬼子燒了。
劉大姐失蹤了,在那個年月,失蹤就意味著死亡,這幾乎就成了老人家的心病,一直念念不忘。
因為在幾個月的養傷歲月裡,老人家已經把劉大姐當成了親人。
直到前些年,老人家去視察路過當年養傷的小村子,發現被鬼子焚燒的村莊又有了人居住。
老人家感念劉大姐,就一定要去故地重遊緬懷劉大姐,卻意外的發現劉大姐改名換姓的依然生活在那裡。
原來老人家傷愈歸隊以後,由於漢奸的出賣,鬼子實行報復,對那個村子實行三光政策。
由於劉大姐當時去了山裡挖野菜而逃過了一劫,可是整個村子都沒有了,劉大姐自己也生活不下去。
就去了山裡的一座小尼姑庵暫時容身,躲避戰火,當時的尼姑庵裡只有一個年老的師太。
劉大姐跟老師太,就以尼姑庵旁邊的一塊地中的產出維持著生活,山裡出產崖鹽,自己種棉花紡布自給自足,到也清苦的活了下來。
山中無歲月,這一躲就躲了幾十年,甚至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經大變樣了。
可是這一切都已經跟劉大姐無關了,劉大姐也不知道當年的那個自己視為弟弟的少年,如今成了華夏功臣並且幾次來尋找自己。
直到幾十年前尼姑庵年久失修毀掉了,已經無法居住了,可是劉大姐也老了,無奈之下她只能回到小時候生活過的地方。
她才知道外面已經改天換地了。好在村裡照顧又幫她在原來的地基上起了新房。分配了土地。
這才讓老人家跟劉大姐重逢,面對垂垂老矣的劉大姐,老人家激動萬分。
一定要接劉大姐進京都頤養天年,自己願意以子弟身份供養劉大姐。
劉大姐也捨不得跟久別重逢的老人家分離,這畢竟是她心中唯一的親人了。
但當劉大姐進京以後,卻只想生活在農村而不願意居住在城裡。
不習慣是一方面,也是不想給老人家添麻煩。
老人家無奈之下,只能在京郊一個山清水秀的小村子裡安置了劉大姐,並且一但有閒暇就去看望。
並對身邊人說“長姐如母,這是吾家老人。”
這訊息是梅君花了大代價才在張秘書口中得知的,由於劉大姐有半生居住在尼姑庵,受到老師太的影響對佛祖供奉極為虔誠。
老人家是無神論者,但卻極為尊重劉大姐的信仰,畢竟劉大姐只是一個普通的村婦。
得知這一訊息以後梅君大為激動,如果說馬老的作用是可以讓老人家對自己有個好印象。
那麼,如果跟劉大姐搞好關係,當老人家的提及自己,讓老人家對自己有個好印象,以後自己想不飛黃騰達都難。
梅君知道這一訊息後,首先詳細的瞭解了劉奶奶的生活環境,知道老人家大公無私。
自己出錢給劉奶奶修了一棟房子,並且請了兩個保姆照顧劉奶奶的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