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關係在中國的傳承很悠久,在古代中國,要想學得一技之長,要先拜師,武術界,演藝界,理髮界,烹飪界,甚至殺豬、宰羊、鐵匠、木匠、廚師、擺渡等等行業,都有各自的師傅,可以說師傅遍佈於工、商、藝、學等各個領域。
就像呂言說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而且因為古代主要靠家庭倫理維繫社會穩定,師徒的關係比現代要親密的多。
師傅對徒弟的一切都要包辦,都要負責,當然徒弟對師傅也要像對待父親那樣,惟命是從,徒弟被驅出師門是一件相當很丟人的事兒,就像父親不要兒子了一樣。
如果有些徒弟不守規矩,犯了罪過,師傅可以直接問罪、治罪,甚至可以奪其性命,這些在古代法律中都是許可的,古代法律保護整個家族、整個行業的生命,而不保護個人的生命,個人的生命由家族、家庭或行業來保護,因此師傅的地位也更加崇高。
而現代最主要的關係是夫妻關係,在娛樂圈這樣一個聲色犬馬的地方,師徒關係更加顯得廉價無比,更多的師徒關係主要是因利合,又因利分。
娛樂圈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因為各種各樣的利益糾葛,師徒反目的不乏其例,具有香港“音樂教父”“巨星之父”的戴斯聰和徒弟陳小東老死不相往來;著名作家、編劇、影視製作人瓊媱與範栤冰對峙法庭;著名歌唱家李唂一和韋瑋更是不堪,曾經的名師愛徒,最終卻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最終分道揚鑣甚至大打出手。
因此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師傅收徒變成了一件“危險”的事兒。
這也是陳保國沒讓呂言在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原因,現在呂言名氣小,也沒什麼地位,但有朝一日呂言真的成長起來,誰也不能保證不產生直接的利益糾葛。
如今圈子裡的師徒名義大過實際,有的甚至根本就沒有行拜師禮,只是有知遇之恩,卻被媒體冠以師徒之名,說白了就是炒作。
陳保國收呂言為徒,主要還是因為劇組對呂言的評價不錯,其次就是他覺得呂言的表演很有靈氣,是一個好苗子,還不是三大院校出身,不用有什麼顧忌。
到了陳保國家外時,呂言被震撼到了,車停在一處獨棟別墅外,周圍自由地散落著十幾棟差不多獨棟公寓,沒有龐大的建築體量,與別墅區的建築交織在一起,顯得很靈活。
四周很安靜,彎彎曲曲的小道串在花園當中,仿若農村小鎮,和高爾夫球場交融的渾然一體,儼然過去和現在的完美結合。
建築風格是東西結合,傳統的氛圍在這些安靜的角落,散發出濃郁氣息的同時又體現西方建築文化。
呂言下了車,望了一眼周圍,咂舌道:“這房子得不少錢吧?”,房子是在二環內,可以說寸土寸金。
陳保國笑了笑,道:“你要是喜歡,我可以打個五折賣給你。”
“賣給我了你和師孃住哪去?”
陳保國扶著他,道:“前段時間陳道名在我這坐了半天,要死要活的拉著我一起買房子,我看著也不是很貴,就買了一棟,差不多快要完工了。”
“也是別墅?”
“嗯,碧海方舟”
呂言無語地翻了個白眼,這還不是很貴,他再孤陋寡聞,這樣的頂級豪宅還是聽說過的,道:“我聽說那最便宜的g3戶型都得上千萬?”
陳保國見他一臉的豔羨,道:“你也甭羨慕,好好幹,等你到了我這個歲數,還怕買不起一棟別墅?”
呂言搖搖頭,道:“還真不見得。”
門沒關,兩人進了屋,陳保國一邊走一邊道:“那是你不會挑劇本。”
進了門,可能聽到響動,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女人下了樓,來到跟前,呂言忙道:“師孃好,我這腿腳不方便,今天不能給您行禮了,等以後好了再補上,哦,這是我的一點心意。””
趙葵娥笑著道:“行什麼禮,你就是小言吧,來就來了,還帶什麼東西,以前在劇組的時候就聽說過你,只是沒見過本人,傷好點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