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閑聊了一會,馬書記突然問:“春節期間準備幹什麼?”
張明不知其意,就說:“暫時還沒有明確的打算。”
馬書記說:“少搞一點應酬,多看點書吧!尤其是要看一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和行政管理學方面的書。這對提高一個幹部的素質是非常有幫助的,”
張明回答:“我一定按您的要求做,努力地提高自己!”
馬書記笑了笑,說:“你等等,我送你一樣東西。”說罷,進了書房。
馬書記進去了好一會兒才出來。出來的時候,他手裡拿著一本書。他把書遞給張明說:“這個送給你!這是我參加黨代會時領到的會議資料彙編,你拿去翻一翻。你送給我純天然的大米,是難得的物質食糧。我送給你的是純理論的書籍,是寶貴的精神食糧。”
張明裝作很激動的樣子說:“馬書記,感謝您對我的關懷。我一定好好學習,吃透其中的精神。兩袋大米很快就可以吃完,但一本書卻可以讓人受益終生。”
馬書記說:“年輕人,好好地把握吧!”說完端起茶杯喝茶。
這是古人端茶送客的套路,張明就起身告辭。
回來後張明一直在琢磨馬書記的話。剛開始,他以為這是馬書記關心、教育青年幹部的泛泛而談,但過幾天之後再一回味,發現並不是那麼簡單。
為什麼馬書記會突然扯到學習上的事來呢?
自己是教育局局長,馬書記如果要教育自己加強學習,應該是要自己學習教育管理方面的書,為何他要自己學習市場經濟理論和行政管理學?
而且,回贈的禮物也非常怪異。是的,也有很多人將書拿來做禮物,但一般都是文學藝術和哲學方面的書。但馬書記竟然將一本枯燥乏味的會議資料送給自己?他不會是那種沒品位的人。
事出反常,必有原因。可以肯定地說,馬書記的言和行都是有特殊意義的。
還有一點可以肯定,馬書記肯定是一番好意。
不管怎麼回事,學了再說。就算是自己自作多情,至少沒有什麼壞處。
所以。春節期間一有時間,張明就投入到了學習之中。盈盈很好奇,說:“張大局長,怎麼突然變成了一個勤奮好學的人了?”
張明笑道:“老公我自有打算,非娘子所能知也!”
他暫時不想把這其中的緣故告訴盈盈。因為一切都還只是他自己的猜測。現在的他和以前略有不同了,以前他一碰到什麼事就愛找人商量,現在他傾向於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了。
他最先學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然後又把行政管理學學了一遍,很多東西他都能倒背如流。
馬書記送的那本黨代表的資料彙編他放在最後開始學。
因為他堅信學了會有好處,所以像會議檔案這樣的東西他也一頁一頁地挨著往下讀。那種認真的勁頭恐怕要比許多參加了黨代會的人都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