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感情好,若是真的像星星說的一樣,以後大福三福當官,五福當神醫,二福四福管家族做生意,那真是再完美不過。”趙貴枝暢想著未來,彷彿這一天很快就能實現。
“還是老實幹活吧,等咱掙到那麼多家業的時候再說。”趙貴花沒她這麼樂觀,她的願望也很容易滿足,從今往後不要再發生天災,一家人齊齊整整安穩過日子就萬事大吉。
葉溝村的村民有個習慣,每次出了事,再出村子就喜歡結伴而行,且第一次出行探路的都是村裡的壯漢們,一群漢子揹著揹簍,隨身帶著防身武器趕路。
這次周老大和村長準備趕車去,村民就坐他們的牛車驢車去鎮上,漢子們都裂著嘴笑,不用付錢免費坐車自然高手。
此次只要確定外面真的太平了,那女人們下次也可以前往鎮上。
進了城門,一群人分開走,周老大帶著莫天柱一家去了酒肆,檢查了一下門窗,沒發現損壞,便把酒肆打掃了一遍。
隨後莫天柱一家去了居住的宅子,宅子這邊也好好的,如此過兩天酒肆就能重新開張了,他們不用再回村裡,就在鎮上先住著。
周老大買了兩斤糕點和兩斤豬肉,拜訪了一下隔壁的顧夫子,顧夫子病了,躺在床上起不來,估計得再休養一段時間才能好。
看來私塾短時間內是沒辦法上課了,顧夫子表示再過一個月才能開課,言語間有些窘迫。
“無妨,夫子好生養病,上課的事不必著急。”周老大安慰了幾句,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沒坐多久就離開了。
北方各地都逐漸太平下來,南方這邊就更安定了,鎮上的酒肆重新開張做生意,等生意步入正軌後,縣上的酒樓也裝修好了。
這陣子趙貴花和周老大被趙貴枝和陳順平帶著學做生意,趙貴花學會了做楊梅煲肉這道鎮館菜,周老大也學會了打算盤,還學會了認簡單的字。
當然識字這事之前在家就開始了,陳順平著重教他寫數字,這樣收賬才能不出錯。
周老大抹了抹額上的汗,吱唔道:“姐夫你若去了鎮上,酒肆這邊客人一多,我怕是頂不住。”
不等陳順平說話,星星飛快的湊過來,抱住周老大的大腿說:“爹,你別擔心,顧夫子那裡不是沒那麼快上學麼,這段時間就讓大哥和三哥幫忙結賬啊,五哥也行,有他們幫忙你就不會手忙腳亂算錯啦,待到我們咱上學那會,你就出師啦。”
“是哦,我怎麼把大福他們給忘了?”周老大摸著頭嘿嘿笑。
縣上酒樓開張那天,周老大領著一家子去幫忙,鎮上的酒肆就交給莫天柱一家子打理,莫天柱的兩個兒子認的一些字,也會算賬,能應付酒肆的生意。
縣城的酒樓名字叫‘梅周樓’,因為酒樓的特色是賣楊梅酒和楊梅煲肉,所以帶了梅字,周字就是周老大的周姓,酒樓名是家裡四個大人共同想出來的,大家都很滿意。
爆竹放了幾掛,引來許多圍觀的人,但進店的人卻聊聊無幾,說來說去還是忌諱這鋪子裡曾經死過人,加上有心人的惡意宣傳,所以大家只是帶著看熱鬧的心情來圍觀,沒幾人願意光顧。
趙貴枝讓小二的抱了一罈子楊梅酒出來,開啟蓋子酒香四溢,再端上一盤剛做好的楊梅煲肉,饞的圍觀眾人差點流口水。
“諸位鄉親,這酒和煲肉都是梅周樓的特色,我敢說除了我們梅周樓,沒有第二家酒樓有這酒和煲肉,這是梅周樓不外傳的秘方菜譜,你們聞聞這香味,是不是很醉人,若是感興趣可以進店嘗一嘗。”
趙貴枝讓人拿了個小盤子,裡面放著切著丁的煲肉,旁邊放著牙籤,可供人品嚐。
數量有限,只有擠在前面的幾個人能嚐到,但凡嘗過的人都是一臉陶醉,眼冒綠光。
“這酒能嘗嗎?”有人問。
“酒太貴,最多讓三人品嚐。”趙貴枝眼裡飛快的閃過一抹精光,嘗過後就不信這些人不進來吃。
果然漸漸的就有人進店要了一小罈子楊梅酒再配一盤楊梅煲肉,嚐嚐這梅周樓的特色,楊梅酒和楊梅煲肉價格都不便宜,一般人吃不起,只有那些富戶才願意點這兩樣。
沒什麼錢的人只能點其他的菜,不過今日開張,楊梅酒可以打七折,咬咬牙和人湊單一起買半斤,也可以嚐嚐味。
接近午時那會兒,突然來了幾位熟人,著實把周老大等人驚到了。
鄭清書突然過來了,他是早知道周家的酒樓開張,還是想到新開的酒樓嚐鮮?而且還帶著同知、主薄、縣丞等人,剛好來了一桌。
當然周老大隻認識鄭清書,不知道其他人的身份,還是鐵青風在一旁告訴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