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想什麼呢,那宋府無異於龍潭虎穴,難道不該儘量避開,怎麼還往上湊?
周老大和趙貴花急在心裡,縣令就在面前,想找機會和閨女講說道說道都沒辦法。
趙貴花腦子一轉,立馬道:“那可不行,你們一大群人跑去宋府多不像話,既然你非要和哥哥們待在一起,那就不去學功夫了,在家溫習就好……”
但她話說到一半就被鄭清書打斷,“夫人不必客氣,把青風和嬌嬌當作一家人就好,以後孩子們好好相處,多幾個人並無妨礙,這件事就這麼說定了,不如明天就讓孩子到宋府學習如何?”
還能如何,縣令都直接拍板了,根本不給他們拒絕的餘地,能咋地,答應他唄。
這個鄭縣令也真是多此一舉,畫蛇添足,既然早決定了要他們周家的孩子全都過去陪鐵公子,那就直接派官差來下令就好,還非要裝模作樣親自過來談。
問題是談了等於沒談,結果已經定下了,就過來作一場戲罷了,著實讓人氣悶。
目送著縣令一行人離開,周老大和趙貴花同時嘖了一聲,心情很不美麗。
“妹妹妹夫你們幹嘛繃著張臉,擔心什麼呢,我倒覺得這不算壞事,算不算好事就要看情況了。”趙貴枝剛才也聽了一耳朵,大概知道發生了什麼。
聽了姐姐甚是茅盾的話,趙貴花更加憂心忡忡,“那宋府小姐脾性大,雖然剛才她態度良好,看起來似乎真的認錯了,但大富人家都不是好相與的,誰知道是不是表面一套背後一套,
可別說是為了答謝這麼簡單,藥引給他們的時候已經給過銀子,足足兩千兩,什麼人情都還完了,哪用得著繼續報恩,再說咱也不敢自稱有恩於那鐵公子,銀貨兩清的事,縣令這麼有身份的人親自找上門來要與咱交好,這事怎麼想都不對勁。”
不對勁的鄭清書也很納悶,“這周家的人看著似乎不太聰明,送上門的好處居然還往外推,能和青風和嬌嬌一起上課學武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好事,他們卻像要上刑場似的,簡直搞不懂他們的腦回路。”
鄭閱也一副難以理解的神情,“周家兩口子有些蠢,我們好心幫忙,他們卻以為我們要害他們。”
“不過這樣也好,至少對方不是那種愛攀龍附鳳的人家,周家小姑娘也是機靈可愛,不像其他農戶的小孩,穿著破爛又髒兮兮的。”
剛才鄭清書進了周家的門就順便打量了一番周家的幾個孩子,五個小少年年紀和青風一般大,但個子一個比一個高,其中兩個尤其高壯,精神頭很好,青風和他們多相處,性子會變開朗些吧?
鐵青風因為身體沒調養好,還有北方鬧災的原因,因怕回京路上出意外,鐵大人就讓鐵青風在葉溝村把身體養好了再回京,最好是等北方災情穩定了再說。
左右他親舅舅在麗山縣擔任知縣,又有眾多護衛護著,鐵大人倒不擔心兒子的安全問題,所以鐵青風很可能會在葉溝村住個三年兩載的。
鄭清書覺得只有宋嬌陪著他太孤單了些,再說兩人年紀漸長不能總是單獨相處,傳出來去不太好聽,想到外甥這些年吃了太多苦,性子太過老成內斂,鄭清書就想找幾個性子活潑的人來和他玩。
希望能影響他,讓他恢復一些孩子該有的天真。
原來宋員外還想讓他的侄子侄女過來陪鐵青風,但鄭清書讓人查了下宋府的幾個小孩,雖然各方面被教導的不錯,算得上知書達禮,但那些人不是性子過於沉悶就是比宋嬌還任性刁蠻。
鐵青風曾經在鄭清書面前委婉的嫌棄過宋嬌太聒噪,愛發脾氣,他疲於應付,宋嬌和鐵青風的關係算是不錯了,關係不錯的人他都嫌棄,那從未見過面的人在他面前瞎鬧,估計外甥更不能忍。
找了一圈,鄭清書覺得周家的幾個孩子最合適,硬把人要過來雖然有點欺負人的感覺,不過他看中的就是周家門庭低,周家幾個孩子也不是粗野無理的,今年讀過幾個月的書,聽說學得還不錯。
外甥需要的是同齡人的陪伴,以及能讓他開心的人,周家幾個孩子礙於身份自然不敢在外甥面前做出格的事,大抵會隱忍遷讓,他認為很合適。
鐵青風也沒有拒絕舅舅的好意,他一個人確實挺孤獨的,因著身體原因,以往他都不喜與別的同齡人接觸,如今他想體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