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溝村。
沒過幾天,葉溝村的村民便被安排著開始進山採藥,外圍果然沒有多少草藥可採,只能進深山去。
葉溝村的年輕漢子們有五十多個,再加上隔壁幾個村的漢子,加起攏共有兩百多人,官差十幾個,一大群人浩浩蕩蕩往深山進發。
宋府的護衛也趁機跟在他們身後一起進了深山,人數多,都是壯漢,且每天手裡都拿著防身的工具,安全方面不用太擔心。
趙貴花這些天有空也會進山去採一些金銀花和菊花回來曬,年初家裡也種了不少,全都開了花,不過數量不多,想拿去賣得上山多摘些回來。
現在葉溝村的其他人也知道金銀花和菊花能賣錢,許多人都會進山去摘,倒不是趙貴花告訴他們的,只是他們家經常上山摘花,做的再隱秘也有被人看見的時候。
像周老三和周老四去年就偷偷讓幾個孩子跟在五個福哥後面,學著摘金銀花,周老三週老四二人腦子也是靈活的,自己拿著金銀花去鎮上藥鋪問,總之也讓他們賣出去了。
所以現在幾乎整個葉溝村的人都會進山摘金銀花和菊花,太多人去摘,每家摘的數理很有限,得虧趙貴花家現在不靠這花賺錢,不然得氣吐血。
之所以她還要進山摘花,那是因為有老主顧,就是鎮上的王公子,那位貴公子喜吃油炸食品,所以平日裡也少不了喝花茶降火。
這花茶喝的太勤容易虛,所以得配著人參片一起泡著喝,一般人沒那麼多閒錢這麼供著,王公子是有錢人家,自然不在乎銀錢。
趙貴花這花茶就專門賣給王公子,一年送個三回過去,攏共也能賣個十兩銀子左右,時節過了就沒有了。
鎮上酒肆已經開張,開張那天,周老大和趙貴花都在場,第一天生意還挺好,趙貴枝廚藝不錯,做出來的吃食都賣完了,不過楊梅酒沒賣多少。
因著價錢不便宜,那些腳伕一天的工錢也不多,都是辛苦錢,沒幾人捨得費錢買那麼貴的酒。
“沒事,咱先賣飯食,我的手藝還是靠譜的,而且大福那竹簡上有好些菜譜呢,我一樣一樣在嘗試呢,不過現在有些食材不齊全,所以沒法做到最好,這些都不是問題,很快就能解決。”趙貴枝幹的很起勁。
雖然楊梅酒沒啥子人買,但是飯食賣的很好,每天進賬都不錯,趙貴枝和陳順平都很看好酒肆的生意。
待到趙貴花再次到鎮上時,楊梅酒就賣出了十壇,這次周老大沒來,他要進山繼續挖草藥。
趙貴花笑著說:“果然在大戶人家待過就是不一樣,姐夫待人接物都擅長,才能想到把楊梅酒推銷給‘玉仙樓’。”
玉仙樓是山水鎮最大的酒樓,進出裡面的客人都是有身份的富戶人家,不像他們這小酒肆在碼頭做的大多是腳伕的生意,偶爾來一兩個有身份的客人,也都是乘船路過歇腳的。
“玉仙樓的掌櫃跟咱定下了楊梅酒的供應,那邊的客人都是出得起錢的老爺公子,賣的挺好,那些有錢人也愛喝稀罕玩意,所以咱酒肆不用刻意給腳伕們推銷楊梅酒,光玉仙樓就能吃下所有的存貨。”陳順平笑著說。
主要是第一年釀楊梅酒,準備的不充足,之前又擔心會不好賣,所以沒有釀太多,現在的這些只夠提供給玉仙樓,不能剩下多少。
等銷量開啟了,明年就可以早做準備,儘量多釀一些。
“這樣我就放心了,咋樣,莫天柱一家子做事還利索吧?”趙貴花問。
“都是本分的人,做事勤快,幾個孩子腦子也機靈,放心吧,我和順平可不是吃素的,以前在陳府咱可都能管著那些底下的丫頭小廝,就這一家子咱還能應付不了麼?”趙貴枝安撫了幾句。
莫寶露現在每天早上起來要先給星星梳頭,在宅子那邊吃了早食,就和大家一起過來酒肆,她主要在後院負責洗菜,切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