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子她也有。
那就開幹。
成片的房子,蓋起來了。
當看到劉二牛等人把家裡人都接來了,比在家裡過的還好。
有不少的邊境軍都有了這個想法,紛紛往家裡稍信,直言:家裡如果真的過不下去了,就來邊境過日子吧,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全家吃飽不是問題。
大不了便宜都去白家山莊去幹活。
要知道現在邊境可太忙了。
開荒的。
修路的。
燒磚窖的。
做水泥的。
生產玻璃的廠。
就連那些婦女也有能幹活的地方,布坊,成衣店,白家點心鋪子,還有白家客棧那都有女子在裡面幹活的。
白家客棧是分兩種的。
有專門給女子的店鋪。
有大客棧就是住男子和走商的,有大件的都住這邊。
別說,女子店鋪那邊的人還真不少。
聽說裡面竟然還有很香的很好用的香皂,好多女子進去過一次之後,那就是那鋪子裡的常客了。
有很多人家在接到孩子的信,說是邊境能吃飽之後,一家子商量之後,真的有就全家一起往這邊搬遷的。
在那個地方等著就是一個等死,有一個能吃飽的地方為啥不去呢?
更何況自己的孩子在邊境軍裡吃官餉,也不和村裡似的總被人欺負。
“老五家的,咱們這攤子是不鋪的太大了?”李氏有點怕了。
眼看著沈清晨的肚子一天天的大起來,可是這鋪子開的也太多了。
廠子,鋪子,房子,一眼看過去都是他們家的了。
沈清晨安慰道:“娘,別擔心,我花的是我們五房的錢,賠不了家裡的老底的,您老的養老銀子也沒動吶。”
李氏瞪眼:“我不是說銀子,我是說你,你這身子一天天的重起來了,你不是說過年的時候要回老家的,就這模樣,能回去?”
沈清晨猛然想起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話確實是她說的。
那個時候她還沒有懷孕,也沒有鬧這麼大的動靜。
這不,幹著幹著,攤子就鋪大了。
其實過年在哪裡對沈清晨來說沒差別,五郎在這裡,沈清晨還真想過非得回去。
不過看向婆婆的臉色,眼看著入冬了,應該是老太太想家了。
“娘,您想回老家去過年?”
李氏也沒瞞著,點頭:“是啊,出來大半年了,家裡還有一幫小的,你大哥他們來信說這個好那個好的,可我還是擔心,你說娘自己回去看看,咋樣?”
沈清晨:“不咋樣,五郎肯定不放心,要不我陪您吧。”
說是道不遠,其實是比著京都來的。
要是單走的話,也不近。
更何況老太太還暈車,路上要是沒有自己家裡人一起,別說五郎就算是沈清晨也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