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坐在一塊,熱鬧的不行。
大郎二郎趕了一整晚的路,也不覺得累。
在方先生那裡歇息了大半宿,真沒覺得多累。
還新奇的不行。
“方先生,哦,不是,縣尊大人高興壞了!”
“要不是五郎讓咱們把東西送過去,縣尊大人都打算要打地鋪了!”
“……沒打吧?”李氏問。
方先生是自家孩子的先生,又和五郎關係好,現在還是縣太爺,打地鋪什麼的,不太好。
大郎笑道:“沒有,咱們不是正好把東西都給送去了嗎?要啥有啥的,都還是新的,當天就鋪好了,我們就住在縣尊大人院子裡的客房的!”
二郎也道:“驛站那邊安頓好了,方先生不樂意去……”
在來之前,大郎哥倆還幫著方先生去買了小廝和隨從。
方先生功名恢復,朝廷也給了補償。
五百兩銀子。
再加上之前在白家給孩子們當先生時白家給的謝銀,以後就有俸祿了,足夠方先生用度了。
說笑了一會兒,李氏讓下人都出去,只留了本家人。
李氏笑著道:“五郎考了狀元,要去邊境當守備使了!”
“恭喜五弟!”
“恭喜老五!”
五郎朝著親哥拱手:“同喜同喜……”
一家子早早的就知道五郎中了狀元,那守備使是什麼官他們不清楚,可是聽著就挺厲害的。
娘都笑了,那肯定厲害,道喜肯定沒錯。
之前一起吃飯的時候就提到過,老孃再說出來,肯定是有啥事了。
道賀之後,兄弟幾個都安靜的坐著,等著。
見他們笑鬧過了,李氏就道:“你們哥仨有啥想法沒?”
“啥?啥想法?”大郎、二郎、四郎哥仨相互看了看彼此,都有點懵圈。
五郎道:“我打算帶著娘一起去上任。”
“那我,我們……”大郎有些著急的想說點啥,可是越緊張,越是啥也說不出來了。
李氏拍拍著急的站起來的大兒子:“大郎先別急,聽我說幾句,你們哥幾個想好了再說也不遲!”
“哎,娘,娘您說!”大郎是孝順的,聽老孃這麼說,他就坐下了。
腦門上的汗卻是絲毫沒見少。
大郎媳婦馮如從一旁給自家男人遞過去一塊手絹,大郎接過來胡亂的擦了擦,他得仔細聽老孃說啥。
李氏端起杯子來喝了一口茶道:“幾個事兒,我一道說完了,你們各房頭自己商量是留在這邊幹自己的,還是跟著一道去,看你們自己房頭的。”
“五郎當守備使的地方挺苦的,想去不想去的看你們自己,我得去,你們一個個的都成家有妻有女,就五郎和小六最小,我得看著他們哥倆成家有娃才能放心!”
這話說出來,大郎二郎四郎三房都沒得說。
確實如此。
他們四房都成親了,孩子也不小了。
可以說是事兒辦的差不多了,老孃多尋思一些也正常。
李氏繼續道:“咱們老家的習慣是老人兒跟大房頭,我也不例外,等五郎,六郎成家生娃後,我就會跟著大房頭的過日子,當然,到時候有啥變故啥的再說!”
大郎夫妻倆:安心了!
終於不用擔心再被戳脊梁骨了,真不是他們大房頭的不孝順,實在是老孃太能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