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洗粽葉的,有準備料的,有包的,有燒火的,有煮的,有撈的。
整個村子都忙活的不行。
管吃管喝還給銀子。
這樣的好事兒哪找去?
有的人家一家老少都來了,家裡大半個月不自己開火的大有人在。
包多少,人家賣多少。
齊家的馬車隔兩天就來拉一趟。
有府城的給提供的冰塊的說法,沈清晨大大方方的把製冰機放進了地窖裡。
每天她的最大的用處就是在冰塊快用完的時候,進去填滿~
在端午的前一天,才停下所有的活計。
這一天,齊家馬車早上來拉走的。
除了去往京都的,有很多其實都是齊家的店鋪就近賣了。
沈清晨粽子餡料足,而且味道多。
但凡銀子寬闊點的,都會買幾個來吃。
更不用說大地主大掌櫃的那些了,哪家不是幾十上百口子的人。
一人一個吧。
這數量就上去了~
晌午之後包的,都是發給自己人的。
荒山上的人有,在家裡幹活的人也有,他們是一人六個。
短工有,長工也有,這些人是每人十個。
至於簽在白家賣身契的小廝丫環,那是沒有的,想吃多少自己去廚房裡拿,只要不浪費,想要多少有多少。
石頭跟在白家幹了好幾年了,這小子端了兩盆回家的。
據說那兩天石頭家裡都吃的粽子~
“東家太大方了!
“從來沒有見過這麼闊氣的東家!”
“都是自己人!”
“啥自己人啊,隔壁村子的地主坑的就是自己人,沒見他們家的叔伯都來咱們白家村幹活了嗎?”
“可不是呢?”
“人和人就是不一樣,白家闊氣了,可對得起咱們村子,見天的有活計,比鎮子上給銀子都痛快!”
“就是啊,要不我都不在鎮子上幹了,回來在白家幹活了!”
“聰明!~”
過端午在家裡吃飯太熱了,很多人家都是端著碗在門口邊閒聊邊吃。
涼快,人多,還吃的香。
反正都是吃的一樣的粽子,也沒啥可比的。
“你們說要是五老爺以後把家搬走的話……”
“你個狗娃子可閉嘴吧!”
沒說完話的青年,被家裡的老漢,拿起掃帚疙瘩就抽開了。
大過節,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