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老就別開玩笑了,我是閒的!”
“……”
李氏從屋裡打斷了倆人的說話:“咳咳,這丫頭看到齊管家就胡說,進屋裡來說吧!”
沈清晨和齊管家再進了主屋。
丫頭上了茶,李氏讓人都退了出去。
示意了一下,齊管家這時道:“這次來是想問下那料能不能加快,供不應求,五月節要量更大,需要什麼你儘管開口,五爺和六爺那邊交待了,我這邊一道給您安排妥當!”
沈清晨道:“小六爺沒給我回封信嗎?”
齊管家一拍自己的額頭:“您看我,把這麼重要的事兒給忘了,回了,還有好幾封呢!”
好傢伙。
果然是好幾封。
齊五和齊小六都給寫了回信。
雖然沈清晨當時沒有給齊五寫信,可是作為合作伙伴,寫封信還是可以的叭?
老護國公也有一封信,很簿,主要說是已經平安到京都了。
司天監老院長也有,而且還給送來了一些書,都是關於術士的。
還有五郎的一封家書,因為是齊家人給稍來的,厚厚的一封。
家書給了李氏,李氏收了暫時起來,等忙完正事兒,家裡再一道看唄。
齊五和齊小六的信沈清晨開啟看了看。
意思和齊管家說的差不多,不過比齊管家要直白多了。
齊五大氣的道:“細料太少,多備一些,要錢要人你安排,費用我全部承擔!”
齊小六則是比較直白了:“白五爺你哈時候來京都啊,賺大銀子還是一道好啊,還有,親姐啊,那料必須足足的才行啊!”
看了這哥倆的信。
再結合齊管家說的。
就明白了。
細鹽在京都說供不應求都是謙虛了。
齊家本就有鹽引,可以經營鹽。
只是以前的量特別小,從鹽司進,再賣出去,量總共就那些,賣完就沒了。
粗鹽比較多,大顆粒的那種。
就從齊五和沈清晨簽了合作之後,年後齊家的小廝第一趟就來了兩輛馬車。
畢竟這麼大的雪,還以為沒有什麼東西要收。
來兩輛馬車,還只是為了給白家送禮。
有齊家和餘錦兒從京都送來的節禮,可是年前因為大雪路不易走,就一直拖到了年後才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