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個童生都考不上,說明沒戲了,那麼大個人了,趕緊娶妻結婚生子好好過日子就行了。
陳家偏不!
有人家給說親事,都給推了!
說什麼等中了秀才再說一門好親事。
你要是說孩子還小之類的就罷了,說出來這話來,純粹就是招人笑話了。
周圍村子裡的都知道這是照著五郎來的。
只是,在眾人來看,這就是一個笑話。
考這麼多年,童生都考不上,拿什麼臉來說出口的啊?
大郎道:“那是二郎和二郎媳婦的事兒,咱娘以前也答應的,咱們不管,做好咱們自己的事兒就行,五郎說了,地裡多收成一些,水塘裡的也都加吧加吧,不比在鋪子裡收入少!”
“也是,大郎謝謝你!”
“你是我媳婦,謝啥啊謝!”
夫妻倆肩倚著肩,頭靠頭,溫馨的享受著這片刻的安寧。
二房。
二郎就被媳婦陳霞給按到炕邊上:“在堂屋裡你咋不說話啊?”
“說啥?”二郎懵懂的問。
陳霞急切的道:“當然是說……咱,咱們家也出去乾點買賣啊!”
別小看那四成,對於幹小買賣的人來說,已經不少了。
二郎把媳婦拉著也坐了下來:“霞兒啊,彆著急,你說咱們倆能幹啥?”
“那三郎和三郎媳婦能幹得了,咱們也…二郎,對不起…是我孃家的事兒拖咱們家的後腿了!”二郎媳婦陳霞突然不說了。
他們兩口子之所以沒有去府城,是因為她孃家的事兒多,一直需要他們兩口子幫襯。
婆婆當時也說開了。
是她剛剛看到三郎,四郎都有正兒八經的事兒收成著,紅眼,迷了心竅了。
二郎拍拍媳婦那粗糙的手道:“沒有,咱們倆能耐是啥都清楚,我不如三郎能說會道,就算讓咱倆去府城,咱們也不一定能幹得起來!”
“要是那裡好乾的話,你覺得大嫂那麼精明會這麼容易就回來的?”二郎繼續勸道。
陳霞掉起了眼淚。
大嫂自然是精明的,可是她心裡也後悔。
沒成親的時候,顧著孃家,就同意了爹孃那一兩糧食就成親的決定。
白家給了很多,不過陳家是真的只收了一兩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