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朝廷之前為什麼要和黑水靺鞨進行和談?除了忌憚旁邊虎視眈眈的契丹人之外,還有一點比較重要,那就是缺少兵員。
沒錯,渤海國現在兵力非常缺乏!
目前各州府全都非常缺少軍隊,不要說西部的州府了,這裡的兵員大多數都調往了上京地區,有的州府幾乎被調動一空。
而其東北不得幾個州府,懷遠目前完全被契丹人和黑水靺鞨的勢力佔據,鐵力府是契丹人的地盤,安遠府,還未收回來,東平府以及安邊府以及最邊緣的定理府,幾乎根本無兵。
很多軍隊在當初扶桑兵亂的時候,多數撤到了東京龍原府以及率賓府。
一場動亂下來,率賓府無兵可用,東京的兵馬幾乎都撤往了銅州以及上京地區。
你就算滿打滿算,整個渤海國的總兵力也不過三五萬人,這其中多半都是烏合之眾。
一些精銳的軍隊在上京守城戰之後,基本上被打散,上面的將領也都被殺了!這些人處於儲存實力的想法,大多畏戰,結果是被安火奴不分青紅皂白一律嚴懲。
這部分的渤海軍幾乎已經被忠義軍肢解或者收編了!他們主要負責一些城市守衛和看守俘虜的任務。
目前渤海國暫時擺脫了危機,但並未解除,戰爭狀態仍然存在,加上經歷了上一次的糧食危機,百姓的生活困苦,大部分東北方的百姓都往西往南逃難了。
渤海過目前最富裕的州府只剩下了西京鴨淥府以及南京南海府,其次就是扶余府,這三個地方目前是難民最希望去的地方。
扶余府不用說,至於西京和南京兩府,目前則是需要給上京輸血了!否則上京的渤海朝廷實在是維持艱難。
所以李耕弄出這個戰時法令,除了徵兵,還有厲行節儉,打擊奸商改善市場的商業行為。
他將黑水靺鞨賠償的大筆金銀基本上都投入了市場,收購各種原材料,比如糧食,木材,藥材,礦石,石料等等。
報給大欽茂的花賬則是顯示著大型宮殿的建造材料,這讓大欽茂很滿意,錢花出去就是要有目的的。
這樣造成了渤海國內大量的金銀開始流動,物價飛漲起來,同時商業活動逐漸活躍。
大筆的財富在市場上,那必然會造成各種投機倒把乃至貪汙受賄的行為出現,於是沒多久,渤海朝廷的御史臺就建立了新的監察特委,監察特使的權力很大,目的是反腐敗。
反腐敗去不是對誰都言明的,事情做起來,一些中小官吏被李耕扶植起來,而御史臺原來的那幾個監察御史基本上都被他給以某個罪名給抓了。
當然機會都是這些人作死造成的。
李耕在渤海朝廷權勢熏天,自然也讓很多人看他不順眼,這是利益驅使的,沒有什麼善惡區分,要找到根本性的李耕弱點扳倒他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但是這些人還是找到了,比如,上次使團去給黑水靺鞨和談這件事,這一次和談,渤海朝廷算是得了很大的利益,整個使團也得到了國君的嘉獎。
但是他們卻根本沒有完成自己的使命,黑水靺鞨不但沒有簽署什麼認罪的文書,他們整個部族也沒有完全撤出懷遠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