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勝利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但人數上的優勢絕對不是主要的因素。
忠義軍自從建軍以來,不論是對上哪一方的敵人,歷次戰鬥都是以少勝多,這裡面除了戰術上的出其不意之外,有著更多的必要的特質。
首先就是戰鬥意志,每一個士兵都要清楚自己究竟要幹什麼,打敗敵人應該怎麼去打?
其他如同艱苦的訓練器械武器的精良,防護的堅固,充沛的體力等等,都起到了輔助的作用。
戰鬥意志戰鬥思想,必勝的信念,這是多年以來李耕對忠義軍所灌輸的東西,基本上都遷移墨化的進入了在忠義軍每一個士兵的本能當中。
所以說,忠義軍能夠打贏這一仗,並非是什麼偶然因素,而是真正的實力體現。
黑水靺鞨五萬大軍倉皇之間向著東北面潰逃,薛剛率領騎兵在後面兇狠的追殺!
柏虎班的三千御林軍騎兵隨後趕到,這一路上到處都是殘兵敗將的散兵,地上倒伏著無數的屍體!東城門在第二天再次派出渤海軍數千,他們是抓俘虜的。
兩隻騎兵隊伍匯合之後,五千多人撒開了繼續追殺!將黑水靺鞨的殘兵向著東北面一路攆殺,不知道幹掉了多少人?
隨後一路推進,收復東平府和率賓府,黑水靺鞨沿著興凱湖再次北逃,一路逃出了東平府進入安遠府,隨後退進了寧州。
薛剛直逼寧州,柏虎班則是收復率賓府的建州之後直接北上,兩軍再次在寧州城下匯合。
黑水靺鞨五萬大軍,如今退回到了寧州的不到七八千人,可謂損失慘重,起碼有三個不落的酋長失蹤,部落裡面高階的的貴族被殺不小數十人,幾乎元氣大傷。
他們現在慼慼惶惶,緊閉城門,原本是想在寧州休整一下繼續北逃的,結果是薛剛的騎兵太快了,不出半日就兵臨城下了!
無奈之下黑水靺鞨僅剩下的幾個首領商量了一下,派人出城向薛剛的渤海軍求和。
薛剛表示要想求和,他做不了主,需要將資訊傳回上京,由上面的人做決定。
於是黑水靺鞨的求和之意傳到上京,當著風奏報送上了渤海國朝廷的時候,正好是戰後第三天的朝會!
大欽茂一臉潮紅的坐在寶座上,而下面李耕正在大發雷霆!
“國家有事的時候你們一個個都躲起來,有誰真正的披掛上陣去殺敵了?現在敵人打敗了,你們一個個跳出來想要幹什麼?搶功勞嗎?如今上京城百廢待興,讓你們拿出點錢來充實國庫,一個個推三阻四的,但真要做國家的敗類蛀蟲?”
禮部尚書烏大人出班說道:“左相大人此言無禮之極,這對陣打仗的事情本就是軍人的事情,難道讓我們這樣的大臣也上陣殺敵嗎?”
“你閉嘴,你烏家之人最沒有資格說這件事,烏大人,你名下的商鋪糧行囤積居奇抬高糧價,在上京城被困之日,竟然想著偷偷出城轉移糧食!你可知到這是何罪嗎?這是資敵之罪!等同於叛國!”
這位禮部尚書臉漲得通紅!伸手指著李耕,氣的說不出話來:“你……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