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天冷似一天,遼東的冬季再次到來,冷風一吹一夜就到了冬天!
所有人第二天都裹上了厚衣服!
李耕坐在馬車之內前往興城,前兩天立冬的時候,他如約真的回到了扶余城!
新城那邊的工程在做一些收尾,很多事情都不能幹了,剩下的事情要等來春,所以潘紹等人也都陸陸續續的回到了扶余城。
不過按照李耕的建議,很多能夠在室內完成的工作還是要做的!但所需的人手很少,新城那邊目前也有一些新近選出來能力不錯的行政官員在守著。
忠義軍的官府,不管是誰,都感覺有的時候還是很舒服的,因為在寒冬的時候,基本上都會有將近三個月的假期,還不耽誤拿薪水俸祿!
對於忠義軍這邊的官府當中的官員,不管是一般的小吏還是上面的負責人,他們的薪酬都讓人感到羨慕,甚至是渤海國那邊的人。
這給人一種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凡是給忠義軍幹活的,都能得到豐厚的回報。
有這名聲在外,忠義軍這邊凡是要做點什麼事,只要是要人,那趕過來應聘的應招的,毛遂自薦的人數不勝數。
所以忠義軍這邊倒是擺脫了早期人手緊缺的狀態,雖然不一定能夠從這裡面挑到所需的人才,但起碼找幾個優秀的還是可以的。
在他們的參議團之內,有工匠的代表,有軍方的代表,有山寨的老人,有扶余城大家族的代表,還有一些外來人當中的優秀代表。
只要主要決策方這一塊,有李耕和武玲瓏等人把關,參議團倒也不會做什麼出格的事情。
再說他們其實也沒啥權利,他們只有任命權,而具體做事的人會掌握一定的許可權,但是事情一旦完成,他則需要交回權利。
這一套官府班子,目前首先是滿足了各方對於權利的需要,各方都感到很滿意,其次是滿足了事情決策當中,其他外人不同意見的效果。
如果你有不同意見,需要讓參議團對此做出決斷,那麼你需要做很多事情,每一個參議團的成員你都需要說服,但這是不可能完成的。
就算大家最後都透過,常任參議團成員中還有否決權,而常任參議團成員,必然是忠義軍的人。
這是在忠義軍對外好像別人根本看不到的一整套政治班子,外人卻只知道,忠義軍目前有扶余城大都督,但他不管事,很多事都是由原來的女城主在負責的。
但是女城主也不是權力最大的,她的丈夫那位軍隊的軍師李先生的話,才是管用的。
而且他們出身山匪,內部人之間相互成為還是大當家二當家之類的稱呼,很多人覺得真是有點亂糟糟的。
可是他們想不到的是,正是這樣一個亂糟糟的官府,做事效率卻是出奇的高!很多事情的推進都很快,不但快而且且還非常完美。
比如有人抱怨南城的下水系統很髒亂,甚至去年冬天管子凍裂之後,到現在都沒有整修。
更是拖到了現在都沒人管,搞得臭水橫流!很多人每天都捏著鼻子過日子。
因為之前沒有完善的稅收系統,但是忠義軍卻收了幾個居民聚集點的衛生稅,這是卻不給解決,當地居民自然不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