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氏族長這麼當面詢問,似乎也是有點鐵了心了,哪怕為此受到處罰他也認了。
但是上面的幾人當中都不說話,還是剛才那個年輕人笑著點點頭:“老丈儘管問便是,我能給你答案的話,儘量告知。”
“請問各位……各位將軍,還有這位先生,你們在興城似乎與我們扶余城一直相安無事,但是你們為什麼非要來搶奪扶余城哪?要知道這可是等於直接跟渤海國徹底交惡,畢竟扶余府是渤海國的國土……!”
李耕聽完他的話,再次看了看旁邊的安火奴等人,不由得笑了。
“既然是渤海國的國土,那也是渤海國的百姓,為什麼你鬧糧荒的時候,他們不救援你們哪?”
韓氏族長,眨了眨眼睛,這個問題他實在是答不出來。
“我們不是來搶你們的啊,你從本質上就錯了,我們是來救扶余城十萬百姓的!”李耕說道。
說話方式是一種技巧,同一件事情,換一個說法,則性質完全不一樣了。
扶余城目前糧價飛漲,的確是已經到了很缺量的狀況了,這個時候李耕說要來拯救城內百姓,其實也沒有什麼錯誤!
因為緊跟著就有大批的糧食從興城調撥而來,加上幾大商行的通力合作,直接就將糧價打了下來。
不但是如此,四海商行加上忠義軍自己的商行還領頭收購了扶余城原本的其他家族的商行。尤其是糧行。
正等於是徹底將糧食的定價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也徹底將幾大家族的勢力在扶余城徹底的壓了下來。
想要將幾大家族的勢力徹底清除,原本是最簡單的事情,但是忠義軍高層並未這樣做,而是另有打算。
因為韓氏家族和其他幾大家族並未受到追責,包括了原來的忽氏一族,忠義軍並未為難他們。
只不過忠義軍將他們請過去,也只是請他們安排族內的勢力出面安撫百姓而已。
守備府現在就是城主府,興城的女城主已經從興城而來,按照這個樣子,扶余城未來還是這位女城主來管理的。
一段時間之後,扶余城就變得很平靜了,缺糧的事情解決,但是對東面幾個渤海的州府的商路卻是被封鎖的,扶余城只是延續了興城這邊的商路。
即便是這樣的商貿的渠道也是很多的,逐漸的,城內的商行店鋪也就全都開張開門了,之前因為戰亂的氛圍一掃而光。
遼東在之前一直都是處於亂局當中,不論是突厥人,還是很後面的悉人,契丹人,還是後來的高句麗,亦或者大唐乃至現在渤海國!
戰亂一發,很多城鎮城池都會衰敗,百姓被屠殺的情景很常見。
但是忠義軍搶奪扶余城,並未作出任何屠殺的事情,更是調撥糧食,平抑糧價,同時維持治安,嚴防盜賊和製造混亂之人。
社會治安好了,百姓自然也就安定下來了,對於忠義軍的統制,自然不再是那麼牴觸。
但是忠義軍畢竟搶奪了渤海國西部邊關的重鎮扶余城,這個訊息必然會震動天下,各方勢力會怎麼考慮這件事?該做出什麼樣的反應,這都是很多人要操心的事情。
忠義軍高層不斷從興城調撥人員前來,起碼暫時組建了整個扶余城的領導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