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州算是大唐遼東最主要的邊關城鎮!目前由名將烏承恩領軍鎮守!烏承恩與其族弟烏承玼都是大唐當世的名將。
開元年間,有悉人和契丹部落的聯盟南侵,號稱二十萬部落勇士,曾經打敗了大唐將領招含章,後來卻被烏承恩與烏承玼兄弟一起擊敗。
自此之後,烏承恩在契丹各部落的名聲很響亮,由他鎮守營州,契丹各部落,自然不敢造次。
而興城就在營州的東南方向,營州所轄的地域廣大,真正的大唐勢力也不可能兼顧到每一個地方。
李耕的兩千騎兵就是在營州下面穿過的,自然也不可能被他們發現,但是現在李耕奪了薊州城!那麼有些事情自然不好說了。
李耕在跟薛剛說起此行的目的時也提到了這一點,不過最重要的是,佔領薊州城,可以暫時休整一下,並且打聽一下自己殺了李季之後整個大唐朝廷的反應。
而緊接著,位於幽州的商貿據點中的夥計就向薊州城傳遞了情報,這還是當初衛豹建立的諜報據點。
雲賁軍大敗的事情就這樣傳到了薊州城,而平盧軍並未直接進攻幽州,安祿山反而是退走了。
以一萬多兵馬大敗雲賁軍八萬大軍,安祿山此人真是有點不可小覷啊!李耕對此陷入了沉吟當中。
隨後就面臨忠義軍接下來的局面了,到底忠義軍在薊州城該怎麼辦?
薊州城目前是一個不設防的城市,這裡比不上幽州城的繁華龐大,但卻是通往遼東的重鎮,目前守軍五千多人全都關在軍營當中。
李耕暫時還沒有作出安排,到底怎麼辦?這些俘虜該怎麼對待?
李耕也感到為難,但是他還在等,他在等大唐朝廷那邊進一步的變化。
這一次突擊季成王府,忠義軍並非向他所講的那樣殘忍好殺,但是伏牛山搶三光的傳統沒丟,該搶的東西都搶了,府中的那些僕役婢女們也就放任讓他們四散逃命去了。
但是最後的一把大火卻是他們放的,就是要報伏牛山被燒成白地的大仇。
到了薊州城內統計了一下,兩千騎兵搶的東西還算不少,啥都搶也不現實,但是金銀細軟那是必不可少的,加上府庫之內的布匹和糧食!
就算帶不走那麼多,最後的美酒也都成了燃料用來點了季成王府的房子,這裡面損失的財務和各種古玩字畫等物,價值連城,但是誰還顧得上那些?
既然不辭辛勞的從大老遠的遼東回來一趟,總要拿點東西才對,該得的便宜豈能隨便放棄?
清點之後,李耕派人將這些金銀財寶之物全都打包偷偷運走了,當然運回遼東興城。
一些糧食自然做成了乾糧,加上各種的肉乾,這是騎兵隊伍的乾糧,大約攜帶五到七天的口糧,還有清水。
馬匹在薊州城內用最好的精飼料餵了兩天,將這幾天的長途奔襲掉的膘再補回來。
三天之後,接到訊息,幽州城大軍壓境,似乎是平盧軍大的大軍正是到來了!這是明顯要處理李季死亡的事件的。
與此同時,南邊的最遠的相州兵馬也在調動,忠義軍留在幽州城內的諜子不斷傳來訊息。
與此同時南邊的冀州趙州的兵馬也在調動當中,按照李耕的分析,恐怕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薊州成就要面臨大唐朝廷三路大軍十幾萬的軍隊了。
他也由此分析出朝廷的最新決定,這段時間起碼是有人已經向長安報信了,八百里加急的訊息要傳回來,也差不多這些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