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樹木抽出嫩綠的枝條,屋簷之下也傳來了燕子呢喃的細語,燕子回來了,那說明了春天是真的回來了!
三月份就長這樣忙忙碌碌的過去了,當屋簷下新出生的小燕子開始嘰嘰喳喳的鳴叫的時候,扶余城那邊真的傳來了一個好訊息。
扶余城現在正在內亂當中!這都是因為缺糧引起的。
每年春耕的時候,其實整個遼東地區都處於春荒當中,這個時候在中原也被稱作“青黃不接”
地裡的秧苗正是青苗階段,而去年的陳糧卻已經吃完,這個時候往往會鬧一些饑荒的。
農業發達的地區都難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以往像關中地區還江南的區都是這樣,官府也會提醒農民百姓,這個時候要刻意的節省一點。
有的地方會特意準備一些官倉的餘糧,在春荒的時候投入市場,用來平抑糧價,使得百姓不至於因為糧價漲得太兇而吃不飽。
人吃不飽自然就會出現社會動亂,古今皆然。
中原地區都不會出現的事情,在遼東,尤其是渤海國,本就不已農業生產為主的地區,自然是少不了的。
年底的時候,渤海國從扶桑國買了很多的稻米和糧食,大致上也是為了度春荒的。
可是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扶余城不知道出了什麼事,竟然糧倉一場大火,燒掉了八成以上的糧食。
如今的日子自然難受,於是城內各方勢力由此動亂起來。
這個糧倉放火的事情,有的人知道原因,大多數人不知道為什麼?但這不妨礙現在興城的忠義軍已經開始了作戰動員了。
搶奪扶余城是早就搭成的共識,但是我的確是需要在開春之後才能動手!這也是所有人的共識。
開春未必就一定會出兵,還是需要等待機會,同時扶余城那邊的情報正在源源不斷的送過來。
如今這機會說來就來了,一切方都在按照忠義軍的計劃而進行的,這就難說老天都在幫忠義軍了。
作戰會議大概開了幾天,這一次準備的人馬仍然不多,第一階段和後援的兵馬總數不超過五千人,攻擊任務還是交到了薛剛手中的兩千騎兵手中。
薛剛的騎兵營組建一直都沒有完成,實在是他也非常挑剔,到立刻現在也不過一千多人而已,並且在訓練當中又淘汰了一部分。
為了達到兩千之數,不得不再從原來的精兵當中補充了幾百人!
領軍的是安火奴,作為正式的大軍行軍大總管,他率領主力隨後跟上!李耕作為軍師以及後續的給養物資最後跟上,他手裡面也只有一千來人而已,而是戰鬥裡最弱的一部分。
戰鬥力按照等級來分,前面的不說,高情願當初的守城部隊都是老兵,出了很大一部分都當了農戶做了軍墾戶,剩下的仍然願意留在軍中的這部分,訓練強度不高暫時作為守城的力量。
但是這次也被動用了,李耕的目的是將他們當做輔兵來用,起碼押運糧草輜重不算是啥大的任務。
作戰計劃安排是這樣的,先由忠義軍化裝成商隊押運著一部分糧草先行前往扶余城。
這個路程上,是先到南方,然後轉而向東北方向,避免了行程上被對方發現是從興城方向而來的。
因為扶余城正在鬧糧荒,自然對於這樣的商隊不會太重視,恐怕現在有大量的運糧的商隊前往扶余城,好在這個時候發一部小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