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呼呼的從北方刮來,夾雜著零星的雪花,這個風不停,而雪花而是慢慢地變大,暴風雪似乎真正開始展現它的瘋狂了。
遼東大地在十一月的時候徹底進入到了冬天,暴風雪一來,興城的之內卻來往的商戶更多了。
最近興城城內搞了一個大的內部交換市場,主要是方便大量的商戶相互之間交換貨物的。
實在是因為風雪一天比一天肆虐之下,很多被堵在興城的眾多商行沒有辦法離開所致。
大家都上不了路,先後被堵在這裡的商隊有幾十只,還有沿著商路急急忙忙趕路而來的,他們大多是躲避風雪,卻不想來了之後,反而不在想上路了。
前方的風雪更猛烈,商隊上路肯定危險,因為他們現在的商路大多是從海邊馱著最後的一批貨物北上的。
興城建有大型的貨棧好幾家,租金便宜,很多商隊都將貨物暫時放在貨棧之內,盼著天氣好一點之後再上路。
風雪總會停止的,即便是化雪也就幾天的時間,天氣一好轉還是能夠勉強上路的。
但是最近這個大型的商品交換市場一搞,很多人的心思就又活動起來了。
如果在這裡就能換到合適的貨物,自己何必要冒著嚴寒在北上東去哪?再者說市場這麼大,沒準有什麼好東西可以得到哪!商人的頭腦都很靈活,這裡面的算計和便宜沒誰不懂。
於是大多數商家都開始選擇去市場看看,隨後在檢視了之後,他們便很踴躍的報名參加了。
即便是有抱著先觀察一下的人心裡也是活動的,他們隨時保持著與市場管理方面的聯絡,如果交換市場火爆的話,他們立刻交錢報名,爭取搶佔最好的攤位。
這個市場的位置就在四海貨棧裡面,這個貨棧應該是興城裡面最大的一個貨棧了!
依託於跟忠義軍的關係不錯,四海商行也等於是在興城之內最大的商行,就連這座貨棧的建造雖然是自己出資,但是地皮上可是佔了大便宜的。
忠義軍當然也有自己的貨棧,但是還不是最大的,其他幾家的大貨棧,大多是各個商行出資委託忠義軍建造的,誰叫他們手裡有勞工營俘虜營哪。
四海貨棧裡面交換市場第一天開業,就非常的火爆,很多人出出進進的,並非是侷限於商人,很多人來這裡也是來撿便宜的。
能用來交換的貨物大多數價格也能算的便宜些。
忠義軍自己也有大量的貨物,在四海貨棧裡面擁有攤位,他們收了大量的毛氈毛皮等物,原想著透過商隊送到海邊賣到南方去的,現在都堵在手裡了。
他們不但有毛皮和大量的毛氈等物,羊毛織造的毛紡織物都是草原部落裡換來的,他們還有自己打造的很多鐵質工具。
菜刀,鋤頭,犁頭這樣的農具和家庭生活用鐵器,目前還是非常走俏的,比起南方煉坊生產的明顯有質量上的優勢。
這些都是硬貨,能賣大價錢的,現在也放在市場裡交換,用來換取大量的糧食,茶葉,鹽巴等物品。
遼東如此厲害的嚴寒風雪,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見到,自然凍得夠嗆,所以有些事沒有想得很周到。
手裡面被堵了大量的貨物也是其中一件事,但是他們發現,跟他們一樣的商家還不少,所以辦這個大型的交換市場的念頭就來了。
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忠義軍裡那位神通廣大的軍師的好辦法!但沒人知道的事,這件事還真不是他的功勞,反而是武玲瓏這些人的想法。
武玲瓏跟隨李耕日久,真的學到了不少李耕的想法和思路,這一次就是他們這次搞民政的人湊到一起想到了正好辦法,能夠很快的解決掉手中大量的存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