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天氣非常好,難得的冬日太陽,一大早起來,曹阿太趕緊的從地窩當中的棉絮破被當中爬起來,急急忙忙的穿衣服。
地窩當中收集了很多稻草,中間還挖了放炭火的土坑小灶,這讓整個地窩顯得很溫暖,但也充滿了難聞奇怪的氣味。
這主要是居住在這裡的人身上的味道,一個地窩大概住三到五人,也有住三個的。
曹阿太的這個地窩住了四個人,其他的同伴都已經早早離開了。
天氣好的時候,誰還在地窩裡面睡覺啊,都出來曬太陽,現在還不是遼東最冷的時候,再過兩個月,恐怕就大雪封門了,他們需要在地窩裡面主很長時間不能出去。
反正都是單身漢這倒沒什麼,主要還是要出存些食物才行。
有家眷的人是不會住地窩子的,他們大多回去城裡面的廉租茅舍去,城裡面有燃料火煤,過冬取暖還是可以的。
不過那需要手裡面有錢才行,大家都沒有錢,可是能賺錢的辦法還是挺多了的。
最近上面派的活不算太多,大家想做的話都會去申請,滿足一段時間的溫飽是沒問題的。
但是要過冬的話,那就需要多準備儲存一些食物才行,所以很多人都回去城裡的城邊街角那裡等待,每天不定時會有派工的人。
昨天聽說今天有派工的好事,做一天工可以領到兩天的工分,這是好事,所以曹阿太的同伴早早就去了,曹阿太起來的比較晚,但還是爬出了地窩子,前往城裡城邊街角。
這裡的土臺之下現在已經聚集了很多人了,因為天氣不錯大多數都是靠在土臺上曬太陽。
曹阿太找到了他們地窩裡的三個同伴,老把子,高粱杆還有張二蛋!於是擠過去靠著三人坐了下來。
他們都是忠義軍上個月宣佈釋放恢復自由的俘虜,曹阿太等人不想在冬天來臨前回扶余城,就都留了下來。
其實回去又能如何,要想不被餓死,不在冬天被凍死,就只能還去當兵,當兵也當可不了正規兵,只能當雜兵。
幹最苦最累的活,吃最差最爛的飯食,有時候還吃不飽,冬天得不到被服還有取暖的燃料,很多人都會被凍傷,而這些熬不過冬天的人,到了來年開春就會被趕走。
當得三年雜兵,不死也得脫層皮,這就是這些人的下場,相比較之下,扶余城裡那些招兵的老爺之後變臉變得太快,對待輔兵和雜兵的態度,還不如忠義軍的俘虜好。
在忠義軍這邊當俘虜,不但能吃飽有時候還能吃到肉,這個待遇真是天差地別啊。
雖然都是要幹活,雜兵輔兵幹活每天都也是亂七八糟的活不斷,當俘虜也是幹活,但起碼不至於餓死。
所有很多人聽說自己被忠義軍釋放恢復自由,讓他們自己回扶余城的時候,很多人竟然激憤起來,堅持不想要被釋放。
這還成了怪事了!忠義軍一開始還有點不理解,後來瞭解到情況之後,也挺無奈。
現在很多事情的確還是需要俘虜去做的,但是天氣越來越冷了,那些工程則是需要專業的人去幹,比如說要去挖火煤到礦山去開礦之類的,這些俘虜顯然不適合。
很多人表示不會可以學啊,只要能有活幹就行,天氣冷的話,他們可以挖地窩子保暖,只需要給他們一些稻草就可以了。
興城旁邊就是大草原,這個雜草是要多少就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