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誰而戰的原因並不簡單,但是李耕可以營造和組織的這次頒獎大會的目的卻很明確,那就是要給眼前這支軍隊賦予一個東西——榮譽感。
有了榮譽感的軍隊就相當於有了靈魂!這是他一直都在思考的問題,並且也得到了自己內心的答案。
一直沒有靈魂的軍隊,不但談不上紀律性,甚至根本就是一灘散沙。
透過徵召和抓丁組織起來的軍隊那怕是人數再多也是沒有戰鬥力的,他們只會像是螞蟻一般的一哄而上,勝利了則是想惡魔一般殘忍殺戮,失敗了就是亡命逃竄。
大唐的軍隊為什麼強大?以為內他們有一整套增加軍隊集體榮譽的辦法,並且一人獲得軍功,整個軍團都有面子和榮譽,這是一種集體榮譽感!
也是大唐軍隊雖然屬於比較落後的一種軍事體制,當然這是在李耕眼裡的比較,但是不妨礙唐軍每一個士兵都奮勇殺敵,成就這種集體榮譽。
後世的很多軍隊說起來很嚇人,懂不懂就是幾十萬上百萬,但是這種數量根本不可能成為戰鬥力不可能成為所向披靡的強大勢力。
一旦遭遇慘敗就會想沙子一樣散掉,而只有自己心目當中那支最強大的軍隊,因為解決了為誰而戰的問題,即便是沒有物質基礎沒有金質的獎章,也會是最為強大的最有戰鬥力的軍隊。
李耕把這個話題拋給了眾人,也是讓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這個答案不可能是自己強行灌輸給軍隊的,而是要他們自己自發的理解和擁護的。
只要找到了答案,哪怕是李耕也無法理解的,但就會成為這支軍隊的靈魂,這是最核心的東西。
有了靈魂就不會渾渾噩噩,就不會把自己的得失放在集體的前面,就會想珍惜眼睛一樣珍惜榮譽,這支軍隊哪怕只有區區數千人,也足夠能夠打垮一切的敵人了。
他的話不但是在下面所有計程車兵的腦中被思考,甚至主席臺上所有做著那些人也都在思考。
王權皇權和利益才是現在這個世界所有人都最看重的東西,而這個時候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來?難道真的值得去思考麼?
身為大唐的子民,難道不該為大唐戰鬥麼?不該是為了皇帝而戰麼?
可是這些人大多出身山匪,能夠上山做匪,內心深處哪裡還有什麼皇權國家那有什麼朝廷皇帝?他們只應該為自己活著戰鬥才對。
在整片遼東地區,一片混亂,今天有了高句麗王國,明天被滅掉了,然後出現了渤海國的王國,可是又憑空出現了很多強大的部落!
這讓底層的百姓究竟該為了誰而活著?為誰去戰鬥哪?可能大多數人會覺得,理所應當為自己和家人活著戰鬥了。
少數人會覺得根深蒂固的觀念中,他身為渤海國的子民應當為了渤海國的國王皇帝,有的是大唐的子民,就應該為了大唐的皇帝。
可是殘酷的現實告訴他們那些皇帝們根本就不在身邊,那是一個遙遠的傳說,為了眼前的食物和房子為了家人不在捱餓,才是他們最應該去奮力去拼搏的事情。
這是一個民意基礎,如果沒有這基礎,李耕是不敢貿然去提出這樣的問題的。
這要是在中原地區,如此離經叛道,如此心懷不軌的言論,必然受到骨子裡認可皇權和國家觀念的人打壓,甚至官府第一時間就會抓他。
軍隊的建設李耕覺得自己暫時也只能是這樣了,冷兵器時代,拼的就是意志力和鬥志,加上榮譽感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