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城往北,前往營州方向有草海當中的沼澤,那是因為之前的遼河水多次氾濫造成的。
這大片的沼澤形成的一片湖海,土地很是肥沃,說明這裡的水源不缺。
興城向東前往扶余城的方向,道路倒是沒有阻礙,但中間也有大片的森林和草海。
李耕攤開堪輿地形圖,仔細研究著,要想在興城這邊開展大範圍的農耕作業,這個水源的問題必須要解決才行。
興城的地形過於平坦,因為是在草原的中間逐漸形成的聚集地,所以這樣的地形說實話並沒有多少戰略價值,因為實在是沒有屏障。
可現在這裡卻是忠義軍唯一能夠佔據的地盤,未來要奪取扶余城,非要在此地打好基礎不行。
第一次糧食危機讓李耕意識到,要管理一座城池,所要面臨的困難,這樣的困難很可能是多方面的,以後還不知道會有多少。
但是不管如何,將這裡的基礎打好,都是他必須要做好的事情。
如果當地駐守的軍隊都投入到農耕當中,勢必會吸引的更多的人開展農業生產,而糧食問題的解決自然會帶來其他產業的興旺,並且也能夠促進商業發展。
這需要時間,並且還需要李耕不斷解決其中遇到的問題。
首先就是這個水源問題,沒有水,即便是土地再肥沃,要想達到很高的產量也是不可能的。
興城的地理環境註定了只能依靠地下打井來獲得清水,一個六七萬人口的城池,也只能算是堪堪滿足人畜的飲用和日常所用,哪有多餘的水來灌溉?
這樣的窘迫的狀況,很多人對於種地是沒有興趣的,依靠商業貿易就能活,誰還種地?
水在這裡是比較珍貴的,情況還不如大平鎮,大平鎮外面起碼還有一條河!
其實縱觀這片地勢,遼河平原的下面還是有很多條支流水系的,那可都是從長白山流下來的水,現在的情況是,力更需要將北面的水源透過水渠引過來。
這勢必需要透過沼澤地,還有大平鎮的外圍。
興城之內透過擴充套件之前忽老爺的人工湖,能夠做到城內城外都有水,還能灌溉外面的農田。
這個工程量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只要有人就可以做到,如果工程展開得快,今年夏天就能夠做到通水。
引水渠現在必須要挖,工程的規劃並不複雜,李耕這樣的二把刀跑了幾趟之後,基本上也就能夠敲定了。
武玲瓏看著他忙碌,顯示埋怨了幾句他不幹正事,但後來也就不說了,她自己一攤子事,興城女將軍坐鎮,起碼還是能夠穩定民心的。
然後就是招募工人!不但從興城招募,連周圍的幾個鎮子也招,給的待遇條件都不錯,但就是要趕工,短時間工程量很大。
金銀財寶一大堆,胡老爺的錢財,全都花掉自然也在所不惜,為此李耕叫停了興城的很多在建的工程,什麼東門城牆的修建,忽老爺家原來被燒掉的廢墟重建,只留下一些人清理。
告示貼出去之後在興城各地頓時引起了轟動,因為其中的招工的條件中,的一條,那就是除了工錢之外,每個人都能吃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