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城之內,很多人都被今天發生的事情驚到了,但是這裡民風彪悍,大家並不是都躲起來,而是有大量的人上街打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遼東地域廣大,很多無主之地經常會起糾紛,這個時候無非就是依靠誰的拳頭大,誰的刀子快說話了。
興城自然咱也是經歷過這樣的事情,有時候遊牧的蠻族也會參與其中,在這裡的百姓很多也會受到荼毒。
所以這裡的人大多是要自保的,家家戶戶都有武器。
這幾年這個破破爛爛的城市因為商貿的關係逐漸的興盛起來,加上有幾個聲望很高的一起商量著管理興城,城池才慢慢的平定下來,安全感才有了保障。
這些人在這裡居住下來,在興城安家,有了老少妻兒,他們的心裡不服管,但又希望有人可以管理,起碼的秩序是必須要有的。
但是這段時間,曾經的興城那個奢老管理的集團中,有人莫名橫死,有人舉家遷走,剩下的也採取隱居不出,而就在這個時候,忽老爺來了。
忽老爺手下有兵,並且在興城大興土木,建造了自己的龐大宅邸,當然跟更多的是拓展了商貿集市的規模,也修建了一些便利設施。
這兩年大型的商貿集市在興城經常舉行,也讓興城的百姓找到了一些養家餬口的工作,所以一般人對於這位忽老爺還算感激。
尤其是聽說興城要選舉一個城主,而這位忽老爺似乎很在意這個,如果興城讓忽老爺做了城主,似乎也還不錯。
一個新興的城池,到處都還在初始當中,很多地方破破爛爛,但卻已經聚集了五六萬人,這樣一個地方,的確是需要個有能力,有勢力的城主來管理的。
忽老爺就忽老爺吧!誰來當城主其實也沒什麼分別,只要不要對百姓太苛刻,只要大家都能夠在這裡活下去,誰啊理當城主對百姓來說,沒什麼區別。
但是情況再次鉅變,忽老爺竟然就這麼完蛋了,他手下的數千士兵被打的大敗,現在完全投降了,人心惶惶則是出現在城池的很多中層人士身上。
難道城頭又換大王旗嗎?興城被捲入了其他勢力的爭奪中嗎?此地該不該繼續停留?
當忽老爺的屍體以及他的護衛屍體被抬回來,很多人看到了這一幕的時候,才意識到應該驚慌的終究是底層的百姓。
李耕殺了忽老爺純粹是為了立威!除了震懾宵小之輩,擇業時告誡城裡面其他的各種勢力,自己有能力消滅忽老爺就更有能力消滅他們,大家都老實點。
接下來實在是有太多的事情要忙碌了,將城中的各方全都召集起來開會將情況說明,將忽老爺在城裡的殘餘勢力都拔出掉。
做這些的目的李耕也不明說,忠義軍什麼目的?那就是一副主人的樣子。
現在不是隱晦的時候,也沒有必要韜光養晦,一切擺在明面上,這個姓程現在就是我們的了,你們誰也別再嗶嗶。
等到細入到一定程度之後,李耕才發現,原來興城之內還是有一些彎彎道的。
就比如這個商貿的稅利,百姓目前並沒有灘什麼賦稅,但是隻要跟商貿相關的,作為管理者還是能夠收很大一部分稅利的。
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錢財,而整個興城中的百姓,多半都是從事跟商貿有關的工作!
這種現象很獨特,四周種地的農民卻不多,興城的糧食完全需要從外面購買,而最主要的來源則是大唐和渤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