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耕對與北方的謀劃早在前一段時間就跟安火奴武玲瓏衛豹,三人說了!
這其中,安火奴和衛豹聽的哈欠連天,最後表示自己也聽不大懂,但只要想北邊擴張,豈不是將要放棄掉伏牛山這塊基地,他們覺得暫時最好不要。
但是武玲瓏卻顯得一直在思索,但卻並不發表意見,她似乎有自己的思考。
最後的結果是李耕儘量的說服了安火奴衛豹兩人,先走第一步,那就是將伏牛山與北方的商路建立起來。
這個商路還真不是那麼好建立的,其中存在太多的麻煩!
最早之前李耕就要求安火奴透過自己的關係,找到北地的熟人,將大唐軍械的賣給對方,但是雙方談得很好,對方弩弓甚至於很多唐制的軍械也很感興趣,並且還付了訂金。
安火奴於是留下一些樣品就回來了,畢竟在燕雲山區,北出進入草原也不算太遠。
可是他忘了一點,那就是對方可是遊牧的部落,是隨著水草到處逐居的,這段時間在這裡,過段時間那就不一定在哪裡了!
安火奴做事也是很沒經驗,這件事做的毛躁,雙方竟然沒有留下什麼聯絡的方式!如果再想見到對方,恐怕要等待來年的時候碰運氣。
如果說上一次安火奴跑了這麼一趟有點收穫的話,那隻能是探查了一條北出草原的道路而已。
接下來卻不能在這樣馬虎了,要切切實實的落實到關鍵之處,北方的商路必須要形成一個連貫的線路,並且還要有關鍵的落腳點甚至是據點才行。
李耕真正開始介入其中做計劃的時候,則就不一樣了!他的計劃比起安火奴這種拍腦袋的做法來就有條理的多。
首先就是從伏牛山上找人,最好是原來做過生意的那種人,最好是跟草原上的部落做過生意的。
其次就是讓衛豹在武安郡那邊找人,主要是找有實力的大商戶,就是經常走北線做生意的,十分了解草原部落遷徙路線和習慣的。
伏牛山許給對方好處,只不過在商路上能夠帶著他們就行了,以為內伏牛山主要要運出去買的商品就是高度蒸餾的烈酒。
伏牛山上還真的有這樣的人,其中一個名叫馮思朗的積年老匪!此人原來就是跟著一家大商戶往北線運送貨物,跟草原部落做生意。
馮思朗等同於商戶手下的夥計,沒什麼地位,跑了多年也沒賺到什麼錢,還經常受氣,經常被主人家剋扣工錢。
後來一次商家的兒子押車喝醉酒,把他痛打了一頓,還說他這樣的人在北邊隨便弄死幾個也沒人知道,非常囂張。
看著那少爺身邊幾個身強力壯的保鏢,馮思朗只能把嘴裡的牙齒和血嚥下肚,到了晚上,馮思朗心一橫,弄了點藥將少爺和幾個保鏢全都放翻,然後一刀一個全都殺了。
這一趟的貨物全都被他貪了,自己跟北邊的部落做生意,但訊息走露出去,官府到處捉拿他!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才上了伏牛山。
跑單幫的經驗與北邊蠻子做生意的經驗都有,還是商戶夥計出身,這個老傢伙自然受到了李耕的重視。
李耕就用自己的一罈酒親自招待了馮思朗,看著他喝下一碗酒之後,眼神迷離的晃了起來。
“老馮啊!我要提拔你做咱們燕雲忠義軍的商路負責人,你覺得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