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第1146話 談尼樂關(二)
前朝到了末前朝廷已經是非常的昏憒,帝王不想的好好治國只想著美女和修仙,而他的修仙還不是走正道而是拜了個邪修為師傅。
你說這邪修修煉靠的是啥?
是血和淚,是無數人的命。
這樣的帝王他能對百姓好到哪去?
當時有個現在聽來非常荒誕的事情,前朝末代帝王一坐上皇上第一條頒佈的政令就是‘家有二童,需於國一’,啥意思呢,就是說家裡有倆孩子的,你得上交給國/家一個。
沒告訴你交上去做啥,反正這是聖旨,你不交也得交。
這些交上去的童男童女,自然就是那帝王和他師傅修煉的養料。
皇上已經是這樣了,朝臣們自然有樣學樣。
有人跟著去所謂的修仙,有人光明正大的霸/佔老百姓的田地私產,還有人將良籍充為奴籍役籍的榨乾老百姓最後的價值。
說是民不聊生那都是在誇前朝末代的時期。
不過就算是這種時候,也不乏會出現些真正心有百姓一心為民的人。
昔城的知府良敏中就是。
良敏中生於士族,父親和大哥都在朝中當官,他本來應該走的也是入朝為官的路子。
可這人在良家屬於基因突變,他三觀正還心繫百姓,而不是像良家其它人一樣的覺得那些都是濺民,死不足兮。
所以良敏中在考中探花真的入朝在京當了官後,他實在是無法融入那時已經變了質的官場,別人瞅他也是個異類。
他想改變,可人微言輕。
最終在將近三十時,離開了京城,自請前往邊城昔城任一地父母官。
昔城這頭呢,因為實在是離著京城太遠了,倒是沒受到多大的影響,就是窮。
良敏中在這倒是能順應心意的一展抱負。
他也是真有本事,用了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就徹底的改變了曾經窮到一家人都未必有一套完整衣服的貧困地。
不能說是敢開著大門睏覺吧,但好歹一個個能不凍死不被餓死,是的,聽起來就是這麼的心酸。
昔城因為偏僻,不受朝廷紛擾的同時,它也不會受到京城的注意。
然後呢,昔城這地界是個平原地區,周圍的山林都離得很遠,水源並不充沛。
眾所周知,種糧離不開水,無論你種的是什麼糧,再是抗旱的也好歹需要一些,可不能是一點沒有。
而昔城這兒就一條離著昔城得走上半個左右的水流還並不寬的河,老百姓們日常用水都緊巴巴著,至於種地···
再加上這會兒壓根就沒啥能真正抗旱的作物,他們都種的粟,也就是小米,這玩藝兒雖說對水的需求不像水稻,但對水量也是有要求的。
河離著遠,這也沒啥水車之類,純人工挑,所以灌溉啥的就變得困難,自然的畝產就不高,再交交稅···
昔城在良敏中沒來之前,可以說是天天都有人餓死,天氣冷時也是天天都有人凍死,老百姓們活著,不過只是麻木的在喘氣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