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第1073話 茇城(二)
龐知州呢,吃的是老祖宗留下的本。
但也不能完全說他是個廢物,當年也是考中了進士正正規規的進了官一場。
可是吧,這人沒啥大的主見,小時聽家中老太爺聽父母的,長大娶了媳婦後就聽媳婦的;做了官呢,有上司時上司叫他做啥他就做啥,沒上司時前任怎麼做他就怎麼來。
總之,就是一個字‘混’。
也不知是不是茇城這個的風水不好,已經來了個只會混日子的知州了還不夠,前幾年上任的知府同樣是個沒擔當的。
倒是好了,倆性格相合處事方式也幾乎一毛一樣,都不用拍就已經互相能配合得不要不要的,甭管啥事兒,反正以穩字為主。
且這個穩字,還是將一切惡的壞的髒的臭的全遮蓋住的穩。
鄭相也向祈寶兒實言,齊同知的確是鄭相的人,還是他在兩年前特意將人從鄭家祖籍西北那邊使了法子調到茇城來的。
鄭相說:“茇城不居於中,可通往西面必是會經過茇州,去西北必是要經過茇城;西面並非一個寧靜之地,西北近些年也是亂事頻發;按正常來說,茇州絕不可能平平穩穩。”
“然,朝中接到來自茇州的奏摺,不是向皇上請安,就是無事,或是哪哪出了神奇之影,從未有過一句茇州不定的話。”
這按說是好事,一個州能平平穩穩啥事沒有,上一位一者哪個會不高興?!
可問題是,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好不啦。
一整個州,四個城十幾個鎮上百個村落,總人口達到將近一千萬人,怎麼可能會平平順順的啥事沒有?
鄭相倒也不是說發現了茇州這有什麼問題,說來還真是無心插柳柳成陰。
也是趕了巧的,在西北的齊同知前年任期滿了,鄭族長挺喜歡齊同知的,便去信給鄭相,不求加官爵這些不切實際的東東,只希望鄭相能幫調個條件好些,最好是靠近京城些的地方。
鄭相這時便想到了他一直感覺異樣但拿不出任何理由請旨派人去查的茇州,於是,便將齊同知調到了茇成當了知府副手。
自個人安一個在這,如果沒問題是最好,有問題的話則正好尋了證據他也好向皇上請旨派人來查。
“都說將慫慫一軍,這話果然不假,整個茇城官一場早已經被知州和知府倆給帶著是一團的烏煙瘴氣。”
“正經事沒人去做,一個個全學了什麼叫欺上瞞下,又什麼叫欺壓百姓。”
鄭相咬著饅頭那恨恨的神色,就跟在咬著什麼仇人一樣,“齊同知孤軍一人在茇城,便是收集到了一些證據,也送不出去。”
這是一,其二的原因鄭相報了點私心的沒人,就是齊同知一直以來也著實沒發現知州和知府倆除了不管事和遇事只會和稀泥外他們自個有做過啥違紀的事。
這麼說吧,只要沒發現他倆沒有真正做出啥惡事,茇州這又的確是沒發生什麼大事,知州可也是三品官呢,就是鄭相也不好無端的找他麻煩,否則他自個只會是禍患無窮。
想到這,鄭相有些自責,饅頭都吃不下去了【祈寶兒嚴重懷疑他是已經飽了】,“也是我想當然,我以前雖覺得茇州這不對勁,可也只是以為茇州的官一員會吹虛拍馬些,沒往他們真會欺上瞞下的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