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好聽,大家族是拿來聯姻,可,歸根結底不都一個意思?!
所以在祈管家和葉嬤嬤他們的眼中,京中便是那種再疼愛姑娘的人家,也是終比不過他們對兒子孫子的重視,女兒家終是要被嫁出去成為別人的人,且他們對姑娘家好的根本目的,大部分還都是抱著寄希望將來將她們嫁得好能幫襯家中男兒的心思。
這麼一比,就顯得真只一心在孫女身上的祈老頭和田老太倆很是隔隔不入,尤其是祈老頭為了孫女要犧牲孫子的那事,可把葉嬤嬤給震驚得不行,一度心裡都懷疑倆老是不是在使什麼計對付他們主子。
【可以說是很本能的反應了,畢竟這位是從宮裡出來的嬤嬤。】
葉嬤嬤是親眼見著倆老對孫子的離開和孫女的離開完全不同的態度後,才真正的相信倆老是真的偏心著他們王爺。
一個是無所謂般,甚至三少爺離開的當晚倆老連提都去提三少爺;一個是剛走倆老就坐立不安的揪著心,晚上嘀嘀咕咕到深夜都無法安然入睡。
葉嬤嬤也是個偏心眼的,她奉命服侍著老太太,可她是王爺救的,也是王爺收留了她,她的忠心,一直給的都只是王爺一個人。
所以,在確定了倆老是真心對他們王爺後,她高興,也就越發盡心的服侍倆老。
這幾晚的安神湯,便是葉嬤嬤盡心的佐證。
這會兒真心為倆老擔心是真,為自個無意的舉動而免了刺客驚擾到倆老而慶幸也是真。
可以說祈管家和葉嬤嬤是一樣的人,所以他倆這感觀幾乎一毛一樣的人許多話都不必言明對方都明白,只是祈管家比著葉嬤嬤接觸倆老的時間要早,他早就已經看出了倆老對他們王爺的真實態度。
三觀契合,所以祈管家一直明白葉嬤嬤的心思,只是這種事兒吧,說真的,他也不好多說什麼,人葉嬤嬤平素裡的確是對老太太服侍周到沒有一絲的怠慢。
可發自內心的盡心與表面盡心那差別可是天與地,平素裡瞅不出,但若真遇著事兒了···
打個比方,就說一碗安神湯的事兒,倆老自個晚上睡不著的事兒,葉嬤嬤若是沒給準備安神湯,誰也說不著她什麼不是;一句‘主子沒有吩咐,身為下人豈敢擅自做主’就能給打發了。
再打個比方,今兒個晚上若是倆老沒有服安神湯睡著的被刺客給驚擾到,甚至是受到了驚嚇,這也同樣說不得葉嬤嬤什麼不是,刺客又不是葉嬤嬤派來的。
別看只是些似乎完全不起眼的小事,可身邊服侍的人真盡不盡心,那差別海了去了。
這也是祈管家為何府上一有刺客就直直往倆老院裡奔的原因。
萬幸葉嬤嬤自個瞅明白了,祈管家鬆了口氣後可算是感受到老腰痠得不行,邊捶著腰邊笑道:
“老了老了,我這老腰哦,現在跑這麼些路竟是疼得不行,真真是不服老不行了。。”
葉嬤嬤明白祈管家的意思,順著意回道:“壽康院這邊有我在,今後管家來壽康院不必如此匆忙,仔細著點自個的身子。”
得了承諾,祈管家笑了。
(本章完)